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7日讯(记者崔国强)在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纪念精准扶贫首倡五周年——全国县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上,来自我国东中西部的五名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就如何因地制宜,推进精准扶贫进而脱贫攻坚,分享经验的同时,直面问题,为进一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了创新思路。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我国的扶贫事业已取得辉煌成就,5年间减少了贫困人口7000万,2018年全国减贫将超过1000万人。每分钟有26人脱贫,中国贫困发生率由5年前10.2%下降至3.1%。
广东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委书记、肇庆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宇航表示,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制度支撑。当前,部分农村在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过程中,把政府想象成甲方,农民是乙方,偏重于保护乙方权益,包括改革的方向、征地补偿价格、缩小征地范围、更加严格征地程序等,这个整体是好的,但是操作过程中大幅度增加了甲方的工作难度。“由于甲方工作难度加大,乙方也没有实现更大的利益。在未来的新区开发过程中,是否可以用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取代原来甲乙双方博弈或者对立的状态。”陈宇航建议。
肇庆新区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时,积极探索公有制框架下集体入股国有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目前肇庆新区利用这种形式实现了土地股权合作8万亩,接近60平方公里,由于充分保障了被征地村民利益,推进过程中没有出现打架、告状以及群体性事件。
来自中部地区的安徽省界首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逢阳认为,界首市委、市政府始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已成为界首一张靓丽的名片。界首提出了四个理念:全域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人人可为;创新愉快,愉快才能创新;不给创新创业者设置障碍。界首逐步找准科技创新的工作方法,集聚企业、平台、服务、人才、政策五大创新要素,打造创新的生态体系。通过科技创新理念、方法、机制的梳理和实践,形成了科技创新带动全市创新格局。
江苏省溧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华勤认为,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的过程,是乡村空间在县域经济价值链上不断增值的过程。实现乡村空间的价值增值,关键要充分激活土地、生态、品牌等资源,形成联动效应。溧阳市主要以农村土地综合整理为载体,撬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2018年,溧阳市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工矿复垦等各类土地整理项目涉及到8个镇、45个行政村。这些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加18万元,经过整理的耕地亩均发包收入由250元左右增加至700元左右。“我们鼓励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山林以及闲置农房等资源投入规模经营,促进富民增收。”溧阳塘马村合作社通过流转50亩村民闲置土地,开辟“我家自留地”,返聘村民为田园管家负责种植,村集体年创收200多万元。
湖南省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表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化县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种养产业发展、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10大扶贫工程。为切实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问题,有效提升山区群众种养产业收益,新化县大力发展电商扶贫。据左志锋介绍,当前全县注册规模电商企业近600家,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680个,发展网商、微商2万余户,从业人员达到3.8万余人。电子商务成为新化县助力精准脱贫、引导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坚持品质与品牌并驾齐驱,建立起县、乡、企业分级可追溯管理平台,贯穿于“产地、生产、投入品、收储运、消费”等各环节,形成完整的可追溯信息链,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
来自西部的四川省乐至县委副书记刘建华关注脱贫攻坚中的内生动力激发问题。他认为,这几年在政策密集支持、政府帮扶过程中,确实养了一批懒人。为此,今年做出一个探索,设立了幸福基金、幸福超市,村里所有老百姓以表现换取积分,包括村民子女参军的,考上大学的,读初中、小学得了奖状的,都可以兑现积分,用积分兑现物品。这样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改过去村容村貌不整洁和乡风不文明的现状。目前这个做法已在全县87个贫困村得到推广。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