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作为传统帝制文化载体的紫禁城与承担现代公共文化功能的故宫,到底有何不同?请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在“大众讲坛”上解读故宫背后的古今文化传承。
去过故宫的人很多,故宫已经成为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那么,这么多人去看以前的皇帝的宫殿,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去的?看完故宫,又带着什么样的想法离开?
我曾组织过几届学生进行观众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多的参观者并不知道故宫是个博物院,只知道故宫是个皇宫。曾有不止一位观众从午门进,从神武门(北门)出来的时候,还在问“故宫博物院在哪里”。也就是说,很多观众仅仅是把故宫当作一个旅游观光景点。
在整个北京城,紫禁城和其他建筑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明朝开始,皇宫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都有明确的规定——皇帝专有专用,实际上就是皇权的高度集中。而紫禁城周围的房子都是低矮的,几乎没有两层的房子,北京四合院的颜色也都是灰色的。只有紫禁城,城楼大殿,红墙黄瓦,非常醒目。
紫禁城的发展从文化形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420年建成之后的近500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中心,是皇帝的宫殿。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前半部分是民国政府的古物陈列所,后半部分是以溥仪为核心的小朝廷。第三个阶段是从1925年挂上“故宫博物院”的牌子一直到今天,整个紫禁城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变成了人民的博物馆,变成了公共文化空间。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紫禁城中最重要的设计就是那条与天轴对应的地轴。这条进紫禁城、出紫禁城的中轴,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目前北京市政府正在组织力量论证,想把北京中轴线申办成世界文化遗产。在这条中轴线上,最突出的建筑是紫禁城的三大殿,三大殿中最突出的是太和殿。
大家进故宫参观时一定要注意脚底下,过去,中间这条中轴道路只能皇帝一个人走,当然皇帝娶媳妇的时候,皇后也可以走一回。还有殿试的时候,中榜的前三名可以从中间的大道走出来,但进去的时候还不能走。走在这条御道上的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500年间在这里留下了多少个脚印?应该是可以数得出来的。一共24个皇帝,加上李自成,这御道上没有留下多少脚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这几年,每年有1000多万前来参观的人从这条路上走过。御道上的石头磨得很光滑,其实就是这些年磨的。
沿着这条中轴线,从永定门开始,这条线上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太和殿。从紫禁城往里走的时候,越往里走,广场越大。午门广场有9000多平方米,进门以后,南金水桥广场有20000多平方米,再往里走,太和殿广场有30000多平方米。在这个最大的广场上,只有一座最大的房子,最大的房子里有一座最高的台子,最高的台子上只有一个宝座。所有的建筑都是为了突出太和殿,紫禁城就是给这个坐拥天下的皇帝建造的。从这里可以看到建筑和皇权的关系,谁坐在这个宝座上,权力就在谁的手里。
当然,这个建筑的打造是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的。据史书记载,明朝皇帝朱棣修建紫禁城时,派人到四川、云南等崇山峻岭里采伐珍贵楠木,很多人因此不幸伤亡,甚至传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清代定都北京后,专门派人到东北地区大量砍伐松木来修复皇宫,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度破坏。
所以,紫禁城不是为了好看建造的,也不是为了住着舒服建造的,而是为了凸显皇权。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紫禁城不是在建筑美学的指引下完成的,它和古老的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审美都有关系,它是在建筑理学的指引下完成的。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故宫文化?怎样看待传统文化?
故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故宫文化无疑是帝制时代的核心文化,所以故宫文化从整体上看,并不是以传承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故宫博物院的现代文化使命,是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帝制文化的标本,让我们看看皇权文化是什么样子,在建筑形态上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是故宫博物院对于我们今天最大的价值。
我认为,历史是供我们现代人批评和反思的,而不是供后人模仿和膜拜的。传统在现在和未来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反思、选择、转化、创新,这应该是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