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文华殿区域的北侧,有一座二层楼的皇家书库,名为文渊阁。文渊阁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是藏储第一份告成《四库全书》的场所。乾隆帝对防火极其重视,下令模仿从未遭受火患的宁波范氏天一阁来建造文渊阁。建成后的文渊阁是古代防火文化与古代防火科学的集中体现。
文渊阁的建筑布局与防火理念密切相关。从外部看,文渊阁开间数量为阴数(双数)六;从内部看,文渊阁二层为贯通的一字形大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开间是指沿着古建筑长度方向上的两根立柱之间的空间。南宋文人丁易东所撰《周易象义》卷十四载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即认为天数为一,地数为六。乾隆帝认为,文渊阁的建筑布局包括数字一、六,因而可以防火。
此外,我国古代宫殿建筑一般以正中的开间作为皇帝的宝座位置,以突出皇帝核心地位。紫禁城古建筑的开间数量一般都是阳数(单数),匾额所在的开间处于正中位置,匾额两侧的建筑开间数量及总尺寸完全相同。作为紫禁城古建筑的特例,文渊阁的开间数量为阴数,匾额两侧的建筑开间数量无法相等。为满足“皇权至上”的建筑需求,聪明的古代工匠采用了“五奇六偶”的布局方式,即文渊阁匾额所处开间仍处于建筑正中,匾额两侧的建筑开间数量不相等,东侧为两间,西侧为三间,但紧靠西墙的开间尺寸很小,为上下二层的楼梯通道。这样一来,匾额两侧的建筑开间总尺寸相同,皇帝的宝座仍位于建筑的正中间位置。
文渊阁采用了黑色的瓦顶,以用于“克火”。古人认为物体表面被刷成黑色时,可以防止火灾发生,其理论基础即五行相克。“水克火”即为五行相克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渊阁不仅在名称上有包含水的“渊”,其建筑纹饰与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反映乾隆帝希望通过“水”达到“克火”的意愿。如文渊阁建筑外檐的彩画内容包含“游龙负书”及“海马负书”。其中,“游龙负书”绘制的是一条在祥云之上蜿蜒前行的游龙,龙身驮有卷轶。“海马负书”绘制的是一头在汹涌波涛大海中奔腾的马,马背上驮有书匣。马之所以在水中奔腾,其目的就是为了防火。此外,文渊阁顶棚、额枋等位置还绘制了以荷花、水草为图案主题的金莲水草纹饰。这些水生植物被古人认为是“克火”的镇物。
从科学角度分析,我国古建筑防火的有效做法主要是远离火源,或者在建筑表面涂有阻燃材料。文渊阁采用“特殊数字”的建筑布局,专饰“黑色”的瓦顶及建筑构件表面与“水”相关图纹,以及使用含“水”的建筑名称,均缺乏防火的科学依据,因而并无实际应用价值,仅仅是一种象征手法。
当然,文渊阁的防火措施也有科学的内容。如乾隆帝下令建造文渊阁时,特地选址在文华殿区域的内金水河北岸。这种建筑布局方式有利于防火。由于文渊阁北部为开阔的空间场地(无火源隐患),南部与文华殿隔着内金水河,因此若文华殿区域发生火患,由于内金水河的阻隔,火势无法蔓延到文渊阁,因而保证了文渊阁的安全。不仅如此,内金水河还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一旦文渊阁遭受火患时,救火人员可以就近取水灭火。事实上,在紫禁城建成的600年间,内金水河的水曾用于午门、太和门、武英殿等多座建筑的火灾扑救。
此外,文渊阁的建筑侧面采用了砖砌的墙体,且不开设门窗,亦有利于防火。相对于木材而言,黏土砖一般不易着火。文渊阁两侧的黏土砖墙厚度接近1米,且墙体从侧面对文渊阁的木构架进行封护,使得木构架不露在外。建筑两侧附近有火源时,由于砖墙的阻隔,火势无法串入建筑内部。这种侧面墙体在功能上与我国南方传统建筑的“马头墙”相似,具有防火功能。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