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靠智慧度夏

2020年07月31日 11:25    来源:齐鲁晚报    云韶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伏。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堪称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阶段。而在三伏当中,尤以中伏这段时间最为酷热。好在,身处科技发达时代的我们有冰箱、有空调,有各种制冷设备,凭借科技实力,完全可以将酷热避之门外,因此,今年中伏天虽然较之往年多了十天,人们并没有过多担心。

  不过,如果“加长版”中伏放到古代,人们可就没这么惬意了。那时候,既没有电,更没有冰箱、空调、电风扇,这迫使我们的先人想出了无数的“奇思妙想”对抗炎炎夏日。众所周知,夏天想要降温,必须要有降温的工具。如今我们使用的是空调、电风扇,古代人用的则是扇子。

  说到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扇子被人们称之为“摇风”“凉友”。扇子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人们在采摘植物叶子或者猎取禽羽后,会进行简单的加工,用来挡住阳光并产生风。到了虞舜时代,严格意义上的扇子出现了,晋崔豹《古今注》云,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不过,因为历史太过久远,舜帝时代的扇子并没有保存下来,目前,得以保存的最早的扇子实物是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以及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我们经常在古画上看到的蒲葵扇,据说自东晋开始流行。《晋书·谢安传》中提到某人罢官归里,携带五万蒲葵扇,谢安开始使用,士庶争相模仿,一时间价格大涨。有些富贵人家,还用起了机械风扇。宋代诗人刘子翚的《夏日吟》写道:“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扇车”似乎就是一种机械风扇。

  除了扇子之外,古代人的避暑利器还有凉席。在所有的凉席中,最著名的当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雍正的象牙凉席。整幅凉席平整光滑,触感非常清凉,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席子是柔软舒适、伸展自如的,酷暑时躺在上面,就好似拥抱着一块大冰块,想不凉快都难。

  众所周知,象牙是非常坚固的,用它来做成柔软的席子,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清代陈元龙所著《格致镜原》中的一段记载还原了象牙凉席的制作方法:“其祖初入朝贡象牙簟,象牙簟者,凡象牙齿之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牙条逐条抽出之柔软如线,以织为席。”这段话的意思是,制造象牙席之前,需要把象牙先磨成粉状,然后用特定的药水将其软化成丝,最后再用特殊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将其编制成席子。

  因为象牙凉席太过“奢侈”,为了节约民力,为了让民间不再因为制造这样的凉席而怨声载道,雍正皇帝就亲自下旨不许民间再制造象牙席,正是因为这一命令,象牙席的制造工艺渐渐地失传了。

  说完用的,再说说吃的。同现代人一样,古代人在夏天也食用瓜果进行避暑。周密《武林旧事》中提到古代的消暑食物十分丰富,包括新荔枝、军庭李、杨梅、秀莲新藕、蜜筒甜瓜、椒核枇杷、紫菱、碧芡、林檎、金桃、蜜渍昌元梅、木瓜、豆儿水、荔枝膏、金橘水团、麻饮芥辣、白醪、凉水、冰雪爽口之物等。

  光是“凉水”类目,就包括以下诸多细类:甘豆汤、椰子酒、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皮饮(宋刻作“缩脾”)、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

  如今我们吃瓜果,往往喜欢在冰箱里冷冻一下,这样吃起来口感更好。古人同样明白这一道理,也喜欢将消暑食物冰镇后食用。不同于现代的是,古人没有冰箱,因而无法人工制冰,他们所使用的冰,大多是冬天采集的自然冰。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政府中有专人负责采冰、藏冰、分配和使用冰块,《周礼·天官》称之为凌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说:“六月季夏,正当三伏炎暑之时,内殿朝参之际,命翰林司供给冰雪,赐禁卫殿直观从,以解暑气。”酷暑之时,政府会给下属分发冰块降温避暑,这就是古代的“颁冰”和“赐冰”制度。大富人家也常用冰块来消夏,《遵生八笺》称有“杨氏子弟,每以三伏琢冰为山,置于宴席左右,酒酣各有寒色”。

  不过,要想吃到冰镇食物,除了有冰之外,还应有盛冰与食物的器具。于是乎,古人发明了冰鉴,有人称之为我国古代的“冰箱”。在战国时期楚国的曾侯乙墓穴中,就出土了这样一件青铜冰鉴,它的内层呈“回”字形,外层用来装冰块,内层可以用来装酒或者食物,夏天想吃冰镇水果或者冰镇酒,就把冰块放到外层,酒或水果放在内层,吃起来那叫一个冰爽。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工艺和水平的提升,冰鉴也出现了新的样式。明朝官员对冰鉴爱不释手,当时的冰鉴已经发展成由黄花梨或红木制作的箱子形状,雕刻十分精美。到了清朝,冰鉴也被清朝的宫廷贵人们所喜爱,制造出了柏木、陶瓷等不同材质的冰鉴。

  最后再说说避暑的场所,在这方面,以皇帝避暑的地方最为讲究。西汉未央宫有清凉殿,“中夏含霜,无上清凉”。十六国时期有“温宫”和“凉殿”,以备冬夏,“阴阳更迭于外,而内无寒暑之别”。唐玄宗有“凉殿”“坐内含冻”等。这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

  承德位于河北北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人迹罕至,景色优美,是避炎驱暑的绝佳去处。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不难看出,虽然古代人没有空调、冰箱,但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夏天也是过得有滋有味。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古人如何靠智慧度夏

2020-07-31 11:25 来源:齐鲁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