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浙江下穿钱塘江最长距离大直径盾构地铁隧道贯通

2020年09月14日 14:1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杭州亚洲运动会重点配套项目——杭州地铁8号线2标于9月14日成功穿越钱塘江,为2022年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

  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快线,是杭州亚洲运动会的关键配套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铁十六局杭州地铁8号线2标项目执行经理郑中刚介绍说,项目部承建杭州地铁8号线土建2标,是全线“咽喉”重中之重工程,盾构区间全长3466米,其中一次性下穿钱塘江底段长2800米。开创了浙江地铁穿江最长纪录。工程采用直径11.71米国产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隧道途经地段地质结构复杂,盾构始发接收浅覆土,需长距离穿越钱塘江高水压、强透水地层,还需侧穿大学宿舍楼、下穿超高压油气管线群、高程变化大的钱塘江大堤等多个重大风险源,渗漏风险高,安全风险大,被列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针对长距离穿江风险高和淤泥质粉质粘土极细颗粒筛分难度大、下穿江堤沉降量控制要求高等难点,项目团队超前筹划,在盾构选型初期开展针对性设计研究,配备主驱动密封自动加压系统、超强的环流系统,配置7.5微米的全新泥水筛分压滤设备。实现了盾构机安全下穿钱塘江东西两岸大堤,隧道施工全程沉降零预警、3466米大直径泥水盾构首次不开仓、不换刀一次性顺利掘进,及泥浆处理零排放记录。

  盾构下穿钱塘江期间,最浅埋深仅8米,面临江底水系丰富、盾尾及主驱动密封随时被击穿风险,且受泥沙搬运影响管片存在位移变形、掌子面不稳定、沉降控制等多重风险源。项目团队设计了一种泥沙搬运作用下管片变形的模拟装置,研究管片位移变形规律以及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以实时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为盾构安全下穿江底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研究获得了专利授权并形成专项成果论文。

  该盾构隧道首次在地铁施工中采用了盾构掘进与内部结构同步施工工艺。项目团队通过BIM技术研究及运用,配置特殊设备,设置最佳错车通道、设备放置最佳空间、车辆运输管控等系列模拟,实现了长距离狭小空间内25辆车次施工及运输,有效完成工序快速转换,有效节约了设备投入和建设工期。

  中铁十六局杭州地铁8号线2标项目书记刘元鹏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项目盾构施工正值攻坚阶段。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生产,连续开展了“创岗建区”和劳动竞赛活动,全员齐心协力克服了渣土外运难、工期压力大等难题,在隧道掘进作业中,曾创造了日掘进22米,月掘进400米的施工纪录。面对穿江隧道高水压下的姿态控制技术难题,项目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同时结合工程特点,不断摸索优化施工参数及注浆配比,最终精准对准洞门‘靶心’,实现了零误差接收。

  该盾构隧道工程如期贯通为杭州地铁8号线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该线路建成通车后,钱塘江东西两岸地上绕行40分钟缩短至5分钟,极大地加强两岸互联互通,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交通出行提供保障。(经济日报记者 于浩 齐慧 通讯员 杨晨馨、李璐)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浙江下穿钱塘江最长距离大直径盾构地铁隧道贯通

2020-09-14 14:1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杭州亚洲运动会重点配套项目——杭州地铁8号线2标于9月14日成功穿越钱塘江,为2022年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

  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快线,是杭州亚洲运动会的关键配套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铁十六局杭州地铁8号线2标项目执行经理郑中刚介绍说,项目部承建杭州地铁8号线土建2标,是全线“咽喉”重中之重工程,盾构区间全长3466米,其中一次性下穿钱塘江底段长2800米。开创了浙江地铁穿江最长纪录。工程采用直径11.71米国产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隧道途经地段地质结构复杂,盾构始发接收浅覆土,需长距离穿越钱塘江高水压、强透水地层,还需侧穿大学宿舍楼、下穿超高压油气管线群、高程变化大的钱塘江大堤等多个重大风险源,渗漏风险高,安全风险大,被列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针对长距离穿江风险高和淤泥质粉质粘土极细颗粒筛分难度大、下穿江堤沉降量控制要求高等难点,项目团队超前筹划,在盾构选型初期开展针对性设计研究,配备主驱动密封自动加压系统、超强的环流系统,配置7.5微米的全新泥水筛分压滤设备。实现了盾构机安全下穿钱塘江东西两岸大堤,隧道施工全程沉降零预警、3466米大直径泥水盾构首次不开仓、不换刀一次性顺利掘进,及泥浆处理零排放记录。

  盾构下穿钱塘江期间,最浅埋深仅8米,面临江底水系丰富、盾尾及主驱动密封随时被击穿风险,且受泥沙搬运影响管片存在位移变形、掌子面不稳定、沉降控制等多重风险源。项目团队设计了一种泥沙搬运作用下管片变形的模拟装置,研究管片位移变形规律以及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以实时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为盾构安全下穿江底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研究获得了专利授权并形成专项成果论文。

  该盾构隧道首次在地铁施工中采用了盾构掘进与内部结构同步施工工艺。项目团队通过BIM技术研究及运用,配置特殊设备,设置最佳错车通道、设备放置最佳空间、车辆运输管控等系列模拟,实现了长距离狭小空间内25辆车次施工及运输,有效完成工序快速转换,有效节约了设备投入和建设工期。

  中铁十六局杭州地铁8号线2标项目书记刘元鹏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项目盾构施工正值攻坚阶段。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生产,连续开展了“创岗建区”和劳动竞赛活动,全员齐心协力克服了渣土外运难、工期压力大等难题,在隧道掘进作业中,曾创造了日掘进22米,月掘进400米的施工纪录。面对穿江隧道高水压下的姿态控制技术难题,项目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同时结合工程特点,不断摸索优化施工参数及注浆配比,最终精准对准洞门‘靶心’,实现了零误差接收。

  该盾构隧道工程如期贯通为杭州地铁8号线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该线路建成通车后,钱塘江东西两岸地上绕行40分钟缩短至5分钟,极大地加强两岸互联互通,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交通出行提供保障。(经济日报记者 于浩 齐慧 通讯员 杨晨馨、李璐)

(责任编辑:何欣)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