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署今年工作时,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中,雄安新区这一重大历史性工程又花落本地,让保定对未来充满梦想和期待。
基于此,保定市明确,将全力唱好京津保率先联动发展“重头戏”,确保实现协同发展近期目标,在对接京津、服务新区中加快发展自己。
1 优化环境,最大限度消除区域落差
不久前召开的保定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代市长郭建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保定要谋划通用机场建设。
对于一个区域的交通而言,机场往往被视为高端配置。尽管保定的机场,还在“谋划”动议阶段,但这足以令很多保定人为之畅想。
这一谋划,是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保定复兴”的概念相通的。因为在很多保定人的心中,还深藏着对保定兴盛历史的一种情怀。
保定作为直隶首府和河北最早的省会,历史上曾位居燕赵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来,保定的经济地位逐渐弱化,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保定人重燃梦想。而雄安新区的设立,更是“开启了保定发展的新纪元”。
保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就此提出: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复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让保定重拾信心。郭建英在报告中逐项回顾了过去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后总结道,保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
但在新的战略机遇面前,保定人是清醒的。当雄安新区成为该市两会代表委员口中的热词时,他们普遍在关注,如何在对接京津、服务新区中加快发展自己。
部署协同发展工作时,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在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指出,要高端对标,抓好试点示范,最大限度地消除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的区域落差。
关于这份落差,该市的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其首先表现在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一位企业界代表直言,拿京津保做比较,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显然更愿意选择市场机会更多、公共配套条件更好的城市。
专业人士眼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保定的,不单体现在保定从北京直接获取的项目、产业和新增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随着其城市价值的提升,会有更多潜在资本关注保定。
而能否接得住、撑得起这些转移,就是对保定当前最大的考验。
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已是现实所需。保定市交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市正在围绕加强与京津和雄安新区的互联互通,谋划建设快捷高效的交通网。
保定市交通局综规处处长蔡建辉介绍,保定市决定把市域内的铁路、公路等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和衔接,放到一个盘子中来谋划。年内荣乌、曲港高速要全线通车,同时还要加快太行山高速、石津高速,廊涿、固保城际铁路的建设。
至于软件方面,保定市近日出台了一份方案,明确要对政府失信行为、服务窗口服务质量等六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以此推进在营商环境上对标京津、消除落差,打造政策洼地、开放高地,让更多人才走进保定创业,让更多企业家投资保定发展。
2 聚焦项目,引资引智强化产业支撑
4月26日,保定市又一次召开了项目进展调度会。会上,市领导主问,项目负责人主答,一问一答间发现的问题,当场分配给在场的有关市直部门和县(市、区)负责人,挂牌督办。
谋取加快发展,保定市把项目作为承接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的关键来抓。该市明确,今年要突出抓好36个省重点和28个重大产业项目。
当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来临,一些人可能会产生错觉,认为有了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保定自然会随之走向强大。
的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由一个国家战略带动起一个战略节点城市的快速崛起,案例不在少数。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拉动下未来成为其中之一,可能性很大。
“对接京津、服务新区,我们不能光想着被动地受益,或者等待、旁观。”保定市政协提案委主任刘惠聚认为,在此过程中,保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部分,要有主体意识。
保定进一步把加快发展的焦点锁定在项目层面上。
“中船重工的项目,能够使保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进入海洋装备领域;中关村发展集团的项目,生产的是新能源领域的智能控制产品。”5月4日,保定市发改委重点办负责人逐项介绍起了今年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将要给保定市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在调整着该市的产业结构。
据介绍,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是保定市两大支柱产业。而今,保定市还提出,要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引进的项目,使上述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有了依托。就此,这些项目也被保定所珍视。
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推进涿州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莲池深安·智谷、启迪环保科技城、东湖金融港、高新区国鹰无人机生产基地、涞水北京公交智造、博野三棵树生产基地、满城生物制药产业园、易县航天民品产业园及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取得明显进展。
保定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综合管理处副处长姚轩介绍,保定市对这些项目实行“四个一”管理,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目标在于实现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达产。
除此之外,保定市还谋划,要以京津为主攻方向,引资引智并重,深化与国家部委、央企总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抓好项目筹划、筛选、储备,充实完善对接京津项目库。
3 开放视野,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我们招商引资的基本思路是,总部进雄安、产业留保定。”5月4日,保定市发改委外资利用和经济协作处处长张宇介绍说,近来,众多资本和企业正不断涌向保定,该市招商工作的局面一下子由过去的招商变成了选商。
张宇介绍,本月底即将开工的保定深圳高新技术创新产业园,是继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之后的另一大亮点。
这座由保定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园区,看似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沾边,但实则却是深圳方面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要在保定打造一个内陆地区的桥头堡。项目占地13000亩,双方早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园区的主要产业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对象主要面向深圳和国外。
保定市了解这个项目的代表委员都认为,这个基于协同发展的项目,使保定市的开放发展站在了新高点。
落实协同发展战略,保定市已经建设了一批重大产业承接平台。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过去数年间,京津保产业合作项目达到了516项,其中竣工93项,在建118项。
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包括,白沟大红门服装城入驻商户1600家,蠡县裘皮小镇入驻企业商户1300余家,高碑店新发地物流园日交易额过亿元。同时,涞水中电科产业园、安国中药都、清苑中汽零基地、唐县北大未名通天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园区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而在专业人士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并未局限于京津,保定市正借此进一步开阔视野,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引进资本和人才。
实际上,保定市的项目引进工作,已经形成了成效初显的园区共建、筑巢引凤、政企牵手、企业联姻、托管合作、创新联盟等六种区域合作模式。
保定深圳高新技术创新产业园则将进一步开启新的探索。据介绍,该园区的招商工作将由深圳方面主要负责,按照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引入深圳基因,创新管理机制,共同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
代表委员们认为,在京津保这个格局中,北京对于保定更像一个杠杆,杠杆的另一端应该是全球。就保定的产业而言,无论招商引资还是目标消费市场,除了京津冀,还有全球市场。
注意自身发展具备的这一趋势,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一步,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借势雄安新区建设,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
(原题为《保定:推动京津保率先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