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经济圆桌]专家学者畅谈农业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收入与市场化改革并重

2016年11月29日 07: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粮食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得到缓解。但与改革相伴随的是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特别是玉米价格大幅下跌严重影响农民种粮收益。改革过程中如何保障农民收益?在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农经产业景气指数发布之际,《经济日报》邀请3位农业问题专家围绕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嘉宾: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汉权

  农业部农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习银生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刘长全

  市场化改革成效显现

  主持人:今年以来农业经济出现了哪些积极变化?对于缓解当前粮食阶段性结构性过剩、抑制粮食进口等具有什么意义?

  黄汉权:今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呈现前低后高、平稳运行的态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尽管增速低于前两年同期水平,但仍处于3%以上水平。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2.9%、3.1%和4.0%,呈现逐季加快增长态势。夏粮、早稻有所减产,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仍将保持在历史高位。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有所下降,但降幅呈现逐步收窄走势,肉类市场供应总体稳定。

  今年农业最大的亮点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围绕粮食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主动调减玉米面积、增加大豆种植。国家今年在东北地区启动了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同时继续实施大豆目标价格试点,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预计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3000万亩左右,大豆面积增加2500万亩左右,这既有利于缓解国内玉米供求过剩和高库存的压力,也有利于减少国产大豆供给不足的缺口。受玉米价格改革影响,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降,目前每斤玉米价格在0.6元至0.8元之间,与国际市场价格差距明显收窄,有效抑制了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

  习银生:农业结构调整是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的质量和综合效益。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初步进展。供求矛盾突出的玉米面积13年来首次下降,养殖结构逐步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存栏调减1600万头,生猪养殖逐步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缓解当前国内粮食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利于抑制粮食进口过快增长。预计今年玉米面积和产量都将有所下降,这对抑制玉米新增库存,加快消化现有库存,缓解玉米供大于求格局,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玉米面积下降和收储制度改革,也明显缩小了国内外玉米价差,抑制了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

  刘长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供给领域的全方位变革,核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结构,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目前,一些积极变化已经开始显现: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得到提升,农业产出结构更加合理,供需脱节问题有所缓解。今年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以来,玉米价格明显回落,有效缓解了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常态化、长期化给国内玉米生产带来的不合理激励问题,有利于解决玉米供需脱节和玉米高库存问题。二是粮经饲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优质牧草以及饲用青贮专用玉米等的种植明显增长,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优质青贮饲料供给不足的短板,提高畜产品生产性能、降低畜产品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其不可贸易的特征,青贮饲料在抵御进口竞争压力方面也有着特别的优势。三是种养殖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为发挥农业规模经营潜力、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了动力。

  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主持人: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出现比较剧烈的波动,主要原因是什么?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和PPI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汉权: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同比涨幅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较大,三季度增幅明显下降,只有0.4%,比二季度回落7.3个百分点。分品种看,三季度小麦、玉米、薯类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下跌4.2%、13.3%和9.1%,生猪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9%,涨幅比二季度回落28.2个百分点。

  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过传导影响食品价格,进而对CPI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食品价格在我国CPI篮子中占三分之一左右的权重,其涨跌在相对程度上决定着CPI的走势。

  习银生:受到玉米高库存、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以及新玉米大量上市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后期随着新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价格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

  当前的玉米价格下跌不一定会导致三大主粮价格都会持续低迷。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具有关联性,但是,由于实行不同的政策,当前玉米价格下跌对粮食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首先,目前我国对水稻、小麦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玉米价格下跌并不会对水稻、小麦市场产生明显冲击和影响。其次,由于玉米与水稻、小麦存在替代关系,玉米价格下跌可能会相应减少水稻、小麦的饲用消费,对水稻、小麦价格走势有间接影响。第三,玉米实行市场化改革拉开了粮食市场改革的序幕,如果玉米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功,那么今后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向水稻和小麦延伸,随即会带来小麦和水稻价格的波动。不过,市场化改革并不必然会导致粮食价格下跌,决定价格走势的主要是供求关系和经济周期,如果玉米供求关系改善,宏观经济回暖,玉米价格在市场化以后也可能会出现上涨。

  刘长全:玉米价格下跌与猪肉价格上涨是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原因的两个方面问题。就玉米来说,玉米临储政策常态化、长期化的实施,使得玉米收储长期按照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固定价格进行,价格信号在引导农业生产中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最终引起严重的供需脱节和结构性矛盾。玉米价格下跌实际是对政策性资源配置扭曲的纠正。猪肉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周期性下跌后的报复性反弹。自2012年5月以来,猪肉价格指数出现连续同比下降,自2013年3月开始猪粮比跌破盈亏平衡线,猪粮比在2014年3月至5月的连续7周时间跌破红色警戒线,商品猪生产的亏损范围和头均亏损程度达到近年最高。下行阶段生猪产能的大幅下调最终导致供需缺口和价格反弹。猪肉价格重新进入上涨期以来,利率连续下调及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大幅下降,对于降低养殖成本、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作用。

  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

  主持人:农产品价格大涨大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给农民带来的不利影响?

  黄汉权:农业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近两年来,随着国家下调玉米收储价格和停止上调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幅呈现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8.3%下滑至2015年的4.9%。今年以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粮食去产能、去库存步伐加快,粮食购销主体市场预期不明朗,导致需求萎缩,加剧粮食价格低迷甚至下行,影响了农民增收。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名义增长7.0%,增速比二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回落。特别是东北玉米主产区,受种植结构调整难和玉米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农民经营性收入可能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根据农业生产成本变化适当提高补贴水平,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要结合市场供求变化,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做好粮食特别是玉米“去库存”工作,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避免加剧市场价格下跌;要稳定市场预期,消除粮食购销主体入市收购粮食的后顾之忧。

  习银生:今年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玉米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收入下降,这是改革初期难以避免的阵痛期。但改革的目的不是价格下跌,而是理顺价格形成机制,让市场活起来,让产业链的运转衔接顺畅起来。玉米价格暴涨暴跌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可运用储备的吞吐调节作用,在市场化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增加储备规模,把握轮换节奏来避免市场大起大落。同时,可以采取多方面措施,弥补玉米价格下跌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应该增加补贴额度并考虑适当扩大补贴范围。继续调整生产结构,适当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选择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进行生产。农民要提高市场意识,在玉米种植上应注重选择品质较好、降水快、易保存、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本增效措施,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下游加工企业也要采用订单或产业化的方式与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协作关系,规避市场风险,保障优质适用原料供给。

  刘长全:要防止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给农民收入带来不利影响,首先,要避免价格的暴涨暴跌。价格波动原因不同,应对举措也应不同。就玉米而言,应该继续改革和完善扶持政策与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让市场价格回归均衡价格,以更好发挥价格信号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适当调减产量,实现供需均衡;加大粮改饲力度,发展青贮专用品种种植,以更好应对进口冲击和缓解国际市场变化引起的价格波动。其次,要加强目标价格、目标收益等保险机制建设,以在价格发生波动同时稳定农户收益。再次,要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好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在调节生产、稳定供求中的作用,改善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确保市场波动过程中农民与上下游企业合理分担风险。最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引起的收入波动更加敏感,应该继续改革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信贷制度等农业扶持政策,提高扶持政策的精准性和效率。

  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主持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民增收压力依然较大。应该从哪些方面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黄汉权:在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近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的背景下,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二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实施农药化肥减施工程,促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三是着力提高农民“双创”增收能力,以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方向,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农资、农技、农机、融资和加工销售服务等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四是着力提高财政转移收入,加快完善农业生产补贴制度,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直接补贴力度。

  习银生: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解决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三高”问题(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必然选择,是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大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开展了多方面探索,棉花、大豆实现了市场定价,玉米市场定价机制也在逐步发挥作用。国内外农产品价差明显缩小,有的与国际价格已经基本接轨;下游加工企业成本大幅下降,经营困难的状况迅速改善,多数企业已经扭亏为盈,产业健康发展的势头正在形成。但问题也不少,主要是面积核查难度大,操作成本高,给生产者的补贴存在跑冒滴漏现象,转入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获得补贴难度大,大豆进口冲击依然没有改观等。

  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在改革中逐步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坚持因品种施策,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和市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实施细则,试点成功适时推开。要注重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完善对农民的补贴机制,把补贴政策落到实处,特别要做好对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利益的保护。

  刘长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具体来说是保证口粮安全和谷物基本供给。要坚持市场化与“价补分离”的改革方向,剥离价格的保收入功能,提高对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容忍度,允许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由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引导资源配置,减少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完善农业补贴与农业保险政策,发挥保险与补贴在稳定和提高收入方面的作用。继续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改革策略。(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