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论坛发布年度报告:经济初步企稳 风险仍需防范

2016年11月26日 07: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熊 丽

  2016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疲弱的大背景下,我国通过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经济增长呈现底部企稳迹象

  2017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政策基调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政策协调并进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6-2017)”报告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6-2017)——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底线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告认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受世界经济复苏疲弱、我国增长周期调整、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通过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底部企稳迹象——前三季度GDP增速保持6.7%,工业生产缓中趋稳,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并持续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领域通缩进一步收窄。但由政府主导力量带动的经济趋稳基础并不牢固,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总体来看,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滞后效应,四季度宏观经济仍将延续前三季度的增长态势,但明年上半年将面临下行压力。

  与会专家表示,2017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从中长期来看,支撑中国过去30多年高增长的几大动力均不同程度地减弱,全球化红利耗竭、工业化红利递减、人口红利也随着人口抚养比底部到来、储蓄率的回落而发生逆转。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仍将持续。从内部情况来看,消费需求走势相对平稳,行业调整周期的变化决定了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难以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提速的空间也有限。从产业发展来看,传统过剩行业能否实质性地全面调整,依然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其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和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已逐渐弱化了“债务—投资”驱动模式的效用,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成为经济稳定的巨大威胁。“从世界经济发展史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虽然危机的爆发对经济有巨大冲击,但也是资源错配的深刻调整机会。”毛振华代表课题组建议,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以及债务风险凸显的背景下,重新构建“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底线下的宏观调控体系。

  为此,一方面,要明确“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的逻辑顺序,政策基调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政策协调并进;另一方面,要防控风险尤其是债务风险。专家建议,要稳步化解我国债务风险,持续推进债务分类甄别工作,完善国家及各级主体的资产负债表;根据市场化、法制化原则,适时运用债转股工具,缓释短期债务风险。同时,要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尤其是针对中国宏观去杠杆的资本市场改革和国有企业等组合性质的措施应当快速推进,要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态势,防范局部泡沫进一步扩大。(经济日报记者熊 丽 )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