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阳市北郊的新农路来到沈北新区尹家乡新农村村口,就可以看到路边的大铁门上用粉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两行字“卖胡萝卜、卖大萝卜”,这个村有着沈阳“胡萝卜第一村”美誉。
听说来了记者,聚在村口的几个人立刻围了上来,“胡萝卜都卖不出去了,快帮帮我们吧!”“家家都有几十万斤呢,这些胡萝卜再卖不出去就烂窖里了”。
新农村现有村民700多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沈阳市列为二类蔬菜生产基地。说起为什么都种胡萝卜,43岁的村民李红告诉记者:“从我小时候起,大家就种胡萝卜,全村没有干别的的。”这让新农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胡萝卜第一村”,胡萝卜也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可今年胡萝卜卖不出去了。村民常艳荣家今年收获15多万公斤的胡萝卜。她告诉记者,10月霜降以后收获。村民们都会把胡萝卜装袋放入地窖中冷藏。“今年冬天本来就不怎么冷,地窖的温度不够低,如果再有一个月卖不出去,胡萝卜估计就都得烂。”
沿着铁管焊接成的简易梯子,记者跟随常艳荣一起到深2米多的地窖中。这个地窖长约50多米,平底拱顶结构,3万多个装满胡萝卜的编织袋堆满整个地窖,人在地窖里只能蹲在胡萝卜袋上,根本直不起腰。
记者看到,地窖的拱顶上凝结着一层厚度约1厘米的霜,这是让常艳茹最为担心的:一旦天暖,霜就会融化使胡萝卜受潮腐烂,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新农村党支部佟书记介绍,往年秋天,都会有来自山东、山西等地的车开来收购,大概3月份左右胡萝卜就能卖完。可是今年,新农村一辆大车也没有看到,全村1万多吨的胡萝卜陷入滞销。
新农村的胡萝卜菜农种植面积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这并没有引发他们从传统农民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变,“只顾低头种地,不知抬头营销”的传统生产方式让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依然非常脆弱。
村民汪树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50多亩地经营权,“现在很多乡亲们都去城里,想包地挺容易。但是包的越多成本越高,萝卜卖不出去赔的就越多。”
像汪树海的情况在新农村比较普遍。全村能生产出上万吨的胡萝卜,却很少人考虑胡萝卜如何销售的问题。
“往年都是大车来收,没怎么愁过卖,2012年也滞销过一次,后来媒体一宣传,就来了几个城里的大超市收购,给解决了。”村民们说。“想没想过自己寻找固定的销售渠道吗?”记者问。“没有,咱们就是农民,哪有那能耐?我们就管种。”汪树海说。
在沈阳市内的铁西盛发蔬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胡萝卜供应量充足且价格大多在每公斤2元以上。
开大车卖胡萝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到新农村收胡萝卜,但是今年他却舍近求远,去福建收购胡萝卜再运过来。“南方运来的成本与新农村的胡萝卜在市场上的卖价都是每公斤1.6元钱左右,但是南方的胡萝卜是今年新下来的,而且外形好,能卖到2元钱以上,利润高。今年大车都去南方收。”
从外形上看,新农村的胡萝卜确实较市场上售卖的胡萝卜尾部更为细长。“那以后还会不会到新农村进胡萝卜?”记者问。陈先生说:如果新农村的胡萝卜在价格上有明显优势,还是愿意到新农村收购。
李红表示,虽然村里出产胡萝卜的每公斤成本就要8角多,但如果现在有人来收地窖里的胡萝卜,8角一公斤也卖。当记者问明年是否会针对市场需求做出改变时,李红愣了一下说:“明年还得这么干呗!还能年年这样么?”
辽宁省农科院研究员张青则认为,解决胡萝卜滞销不能光靠低价销售,“传统的胡萝卜种植利润率比较低,解决滞销必须产品升级。比如生产水果胡萝卜,个头比较小,含糖量比较高,品质好,价格自然就高,所以还是要品种创新。”
沈阳蔬菜流通协会会长何立兴介绍,一种蔬菜的种植和销售,不能只看一个地方的情况,而是要看全国的整体情况。“现在暖房菜、反季菜都不缺,但是很多农民缺少市场的信息,种什么、种多少都是靠感觉。”现有的粗放式农业,只有向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产业链转型,才能让开走的大车再回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