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011年演艺产业投融资论坛”上,北京宏道大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旗下机构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11-2012年中国演艺产业投资报告》,报告解析了中国演艺产业最具投资价值的三大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四种企业类型,并对近年中国演艺产业四大最具影响力的投融资事件进行了分析。
2010年中国演出
创收108亿元
根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分析,2010年中国演出市场收入达到108亿元。其中,专业场馆演出将占据57.18亿元的份额,实景旅游演出贡献了12.4亿元,民营团体在非专业场所演出为25.2亿元,大型场馆演唱会等演出为13.2亿元。
报告指出,中国演艺产业发展迄今,呈现几大特点:具有很强的区域特性,地区文化、地段特征等因素对演艺产业的发展具决定性的影响;呈现多元化市场格局,中国演出市场呈现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各类文艺表演形式多元共存的市场格局;同时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演出产业链还不成熟、演出市场分配机制不完善、演出国有院团改革不彻底等诸多表象。
最“招财”的三大领域四种企业
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认为,就现阶段而言,两大类市场最具有投资价值,即旅游演出市场和话剧市场。另外,戏曲曲艺演出市场、儿童演出市场、音乐演出市场等新兴的市场也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其中,旅游演出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领域。已经出现了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如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旅游演出也是盈利性最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演出领域之一。《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云南映象》等都获得了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旅游演出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据了解,各级政府是主要推动者,该类项目的需求已经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
话剧演出则是演出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分子。话剧创作频率高且话剧制作的工业化趋势已初步形成,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如北京戏逍堂、上海现代人剧社等。
报告认为,中国演艺产业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类型有四种,即演出院线连锁型企业、演出跨界创新型企业、演出品牌塑造型企业和转企改制的演艺集团。院线制有利于品牌的建立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并通过集中采购,统一输出产品,最大程度地降低院线的运营成本。演出跨界创新型企业则可以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叠加效应,目前市场上可见的演艺衍生品都是跨界融合的产物。颇值一提的是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转企改制企业。报告认为,转企改制的演艺集团拥有丰富的不可复制资产。如黄金地段的剧场、具有多年资质的演艺团体、演出硬件设备等,且都得到政府的大力度支持,并且在发展思路上,都会提前制定宏大的发展规划。
四大投资事件
最博“眼球”
报告指出,近两年,中国演艺产业共发生四件最具影响力的投融资事件,对中国演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0年12月,云峰基金5000万美元巨资投向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全国扩展,为印象公司打造旅游演出第一品牌提供了强大助力,是旅游演出市场最大金额的投资。
2010年12月,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演艺第一股,带动了演艺产业整个上市进程。
2010年10月20日,来自中国的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与奥地利维也纳控股集团、施塔德哈勒公司合作成立了维也纳北京天创公司。未来5年,中国的演艺产品将以平均每年两部的速度进入欧洲演艺市场。通过企业国际股份合作,塑造演艺产品从制作到营销、演出环节的国际化面貌。
2010年9月,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被上市公司丽江旅游斥资2.1亿元收回51%的股份,成为了行业整合的先行者,是演艺产品投资价值“溢价”的真实演绎。
去年中国演出市场规模及各类型演出市场比例
根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数据,去年中国演出市场收入为 108亿元。专业演出场所演出贡献 57.18亿元,演出场次12.7万场;实景旅游演出占据 12.4亿元,198场;民营团体在非专业场所演出创收 25.2亿元,92万场;大型场馆演唱会等演出为 13.2亿元,608场。
旅游演出成就地方经济
地区 旅游演出
珠三角 《森林密码》、《华侨城》、《锦绣中华》等
桂林 《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
杭州 《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西湖之夜》
云南 《印象·丽江》、《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
成都 《金沙》、《蜀风雅韵》、《芙蓉国粹》等
西安 《长恨歌》、《梦回大唐》等
北京 《功夫传奇》、《老舍茶馆》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