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比增长超过60% 百亿票房的健康指数

2011年01月14日 10: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任立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大关,比2009年增长60%,这样的成绩足够振奋人心。然而,100亿票房背后是否呈现出一个投资科学、分配合理、产品全民共享的格局呢?笔者对此深表忧虑。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好莱坞电影成为满足城市平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大众娱乐方式。话剧、芭蕾、歌剧、音乐会等艺术形式因为无法大规模复制,在工业化时代成为小众艺术,去领略这些艺术的风采成了相对昂贵的文化消费。相比之下,看电影是所有娱乐手段中最廉价的一种,所以几乎每个周末美国人都会去看一场电影,这个习惯一直留存至今。

    现时的中国观众与当初的美国观众有着相似的消费需求,但中国电影和当初的好莱坞电影却不尽相同。据统计,2010年中国生产了460多部电影,但只有大约1/4登上了大银幕。而且即便登上了大银幕,这些影片享受的待遇也不能同日而语。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发行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份为例,《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两部电影占据了国内大小电影院银幕数的近九成。更有媒体报道称,“票房突破百亿,进口电影拿走了40亿,冯小刚拿走了10亿。”这无疑是一种银幕垄断。有人统计,百亿票房相比正常票房的健康指数仅为5%。

    垄断对任何一个产业而言,带来的永远只是一时之快,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康的电影产业的产品结构应该是纺锤体,而构成这一形态则必须要依靠中等规模影片的生产,票房在1000万至1亿元之间,特别是5000万元以上的影片数量需要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电影产品结构属于金字塔形,绝大部分中小投资的电影挤在金字塔的底部,分享着电影产业中不到20%的收入。位于金字塔尖的几部大片,包揽了这个市场的80%。也就是说,虽然总产值达到了百亿,但是全民营销式的大片,特别是几位大导演的年度作品仍旧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主打产品,这实际上并不是合理的产业生存结构。

    而且,银幕垄断并不能够带来观影人数的相应提升。目前,中国人平均4年才看一次电影。2010年全年的观影人数只是从2009年的2.1亿增长到2.5亿,与同期票房60%的增长率相差甚远。因此,很多国外专家将中国电影市场看成一座金矿,其原因并不是这座金矿去年喷发了100亿元,而是在人均4年看一次电影的前提下,居然也能创造出100亿的票房。

    归根结底,电影的丰富性才是带动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前提。只有一个葛优的贺岁档,不是健康的贺岁档;只有在平安夜当晚才一票难求的盛况,反映的不是科学合理的院线体制。在实现工业化近百年的好莱坞,全年提供给电影市场的绝大多数影片是丰富的、具有创造力同时兼备各种类型属性的电影。这样的电影产品构成了整个产业相对稳固的基础,同时也更加有利于抵御某些“大师”失手的风险。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