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在中央战略安排中,“中国梦”“现代化”“领先的”等关键词,清晰勾勒出中国博物馆未来30年的发展走向。中国博物馆在“现代化”牵引下,未来发展将呈现出以下结构性特征。
发展方向凸显中国化。博物馆发源于西方,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博物馆在发展中烙有西方的印迹。进入新时代,影响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曾经被视为“经典”的欧美博物馆的诸多经验正在被时代淘汰、修正、转变。中国博物馆必须走自己的路,发展方向要与建成现代化强国目标对标。一是在任务上,聚焦推进实现中国梦,坚定服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在实践中切实回答好新时代“建设发展什么样的中国博物馆、如何建设发展中国博物馆”这个基本问题。二是在内容上,坚定文化自信,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三是在个性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发展布局凸显泛中心化。国家的竞争其实就是优势资源及其生成的核心能力的竞争。随着新时代相关发展战略实施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博物馆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呈泛中心化布局。其不同于以往地理和行政意义上的中心化,而是适应优势资源配置、推进资源共享的中心化。其一,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作区,大湾区,黄河生态保护与发展协作区,长征、长城、大运河遗址,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群,以及 “一带一路”沿线等,将出现更多博物馆。其二,博物馆呈规模化发展。一些博物馆利用资源优势,场馆扩大、藏品增加、体量增大。规模化也将伴随着差异化,一些馆突出个性、张扬优势,避免了建设的同质化。其三,“总馆+分馆”模式增多。实力强的馆开始“走向跨域分馆时代”。其四,中国博物馆将出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收藏、展示、研究、传播、教育和文创等中心。
观众服务凸显人性化。中国博物馆的现代化应是将博物馆的功能置于“为人民服务”目标和策略之上的现代化,在观众服务上凸显人性化,实现博物馆的目标和公众的志趣相匹配。一是在宏观上,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中国博物馆资源。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二是在微观上,主要标志是服务理念的变化,突出以观众为本,公共文化机构属性的“藏品—观众—空间”关系愈加凸显,使更多的观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提升观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藏品来源凸显体系化。体系化收藏是中国博物馆走向未来的必然趋势。一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整性、系统性的藏品更加丰富,这将影响中国博物馆未来在世界博物馆界的地位。二是体现人类发展进程的海外藏品将形成体系,类别丰富,特别是随着国力增强,将出现更多的海外捐赠藏品。三是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将有新突破,这是科研积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四是新藏品体系化生产创作能力增强,如不断策划创作一流艺术品,经过时间沉淀,一些藏品将成为珍贵的文物。
展览展示凸显多样化。进入新时代,中国博物馆正实现由“藏品为中心”向“展览为王”的跨越,也避免步入“大而全”和“千馆一面”的境况。一是内容的多样性。面对不同文化中的冲突与融合、多元与一元、趋异与趋同的需求,展览内容将出现精品化和大众化两种趋势,并将出现更多社会关注的品牌。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将被更多地提炼、展示出来,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将被更多地提炼、展示出来。二是手段多样化。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线上的和线下的、线性的和非线性的等多样化手段,让更多文物“活”起来,讲出更多的中国故事。其中,新概念展览数量将增加,“云展厅”、沉浸式体验展厅等将为观众带来更多新体验。三是团队多样化。策划团队将会吸引更多专业人员加入,特别是突出策展人的关键作用,以适应观众多样需求和新技术的应用。
社会教育凸显分众化。作为创造分享社会新知的大学校,中国博物馆在未来社会教育上凸显分众化趋势。一是大众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国博物馆把“所有的人”视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持续推进文化知识和科学理论大众化,并实现更好地传承国家文化基因、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二是小众化。就是为普通小众观众、特殊观众提供以增加和传播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服务。三是对象化。文化解释权是博物馆的核心权力,配合国家重大节日、庆典、主题教育,为特定人群特别是党员定制专题教育,更加突出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导向功能。
文化业态凸显生态化。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的引导下,我国各级博物馆积极参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这些都将促进博物馆与当代社会关系的良好互动。一是走向系统融合。从周边社区到国内、国际市场,中国博物馆将愈来愈深地融入全球化经济链条。“博物馆+网络媒体”“博物馆+影视”“博物馆+酒店”“博物馆+娱乐”等也表明,中国博物馆正走在“博物馆+”的融合路上。二是形成新型文化生态圈。中国博物馆功能往绿色方向拓展,不仅涉及文创开发和书画创作等生产功能,还涉及社交功能和休闲功能等,有助于形成由商业、文化、旅游、教育、休闲等构成的博物馆生态圈。三是文化业态品位提升。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推进,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新型文化生态圈不断扩展,将带动国家整体文化品位的提升。
对外交流凸显客厅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在博物馆这一文化客厅里读“最好的教科书”,品尝“最好的营养剂”,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深远意义。利用博物馆这一文化客厅可开展多种活动,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牵头组织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以及举办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等。
组织管理凸显智慧化。在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博物馆的组织管理也将随之水涨船高,最终将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安防协同化的“智慧化”运维体系。一是管理标准化。管理不是简单地建立一些应用系统,而是构建一整套“人+物+应用+管理”的多端融合体系。二是管理开放化。适应大数据环境,通过对博物馆的整个管理体系进行格局重塑、流程再造与组织重构,打破传统博物馆管理体系封闭分割的“烟囱林”现象,实现顺畅沟通、信息共享。三是管理系统化。就是实现博物馆管理的动态化、体系化,并能应对人类重大危机和挑战。据统计,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有8.5万座博物馆闭馆,占世界博物馆总数的近90%,其中近13%的博物馆可能永久关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管理系统出了问题。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