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季度新开首店数量达259家,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加上一季度的61家首店,上半年共迎来320家首店,这是中商数据7月报告中透露的数字。
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缓和,上半年蓄积的首店“能量”陆续释放,而下半年上海还将迎来一大批首店。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部分2020年新开首店的品牌,已开始加开“二店”“三店”,有了“弟弟妹妹”,由“个体试验”升级到“规模复制”。
下半年大批首店有望开业
“五五购物节”极大地复燃了品牌商在上海开店的热情,这股热情会在下半年加把火。有分析人士称,随着上半年蓄积的首店“能量”陆续释放,第二、三季度新签约首店数量将真正决定全年的首店行情。
就在几天前,上海“首店经济”再添一员大将——日本杂货零售业巨头LOFT首家海外直营店在美罗城开业,营业面积近千平方米,并迎来一开业就火爆的盛况。LOFT是去年10月开始与徐汇区接洽的,在考量营商环境、客群定位、合作模式等方面因素后,决定将品牌中国首店落地上海。
记者从各方搜集的信息显示,今年下半年全市各大商圈几乎都有一批“首店”开张,如美罗城的山崎吐司咖啡店,新天地的英国生活方式品牌Tom Dixon、静安嘉里中心的香港平价米其林添好运、上海来福士广场的Lulusmile、虹桥南丰城的Formula A家庭体验中心与淡尾海鲜、BFC自营的格调书店阅外滩、益丰外滩源的故宫紫禁书院旗舰店与橼舍鮨青木寿司、百联TX淮海的teamLab全球灯影艺术中心,等等。据悉,茑屋书店、哈罗德、MUJIcom便利店、法国珠宝DJULA、Blue Bottle小蓝瓶咖啡等重磅级首店也已签约或在洽商中。
部分首店开始规模化复制
“首店经济”已成为上海购物的一张“金名片”,但由于很多首店具有试验性质,就像创业一样,有成功也有失败,如何提升“存活率”,考验着品牌的创新能力,也检视着上海商业“带风向”的能力。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开业的320家首店中,一批首店已经有了拓店计划。1月在晶品购物中心开出亚洲首店的Lavazza咖啡正筹备新店,在环球港、美罗城等处已可看到店面围挡;年初在瑞虹天地月亮湾开出首店的深井陈记烧鹅,已在七宝万科广场开了第二家店,“三店”则将选址南翔印象城MEGA;5月15日刚刚开出首店的炸鸡品牌派派思(Popeyes),也有了后续营业门店选址,包括日月光广场B1层、上大经纬汇8栋1楼、新漕河泾国际商务中心391号等。
中商数据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品牌业态看,咖啡、甜品、面包烘焙、粤菜、茶餐厅、川菜、快餐、化妆品、设计师服饰、珠宝、家电体验店是首店后续开店计划最多的细分业态,其余如休闲娱乐、超市等业态的开店计划也较为积极。这些首店能够快速复制的原因,在于能够不断用新品来打动消费者,持续提升竞争力。
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共有986家首店,其中四成品牌仍维持“唯一店”的状态,还有四成首店则积极拓展连锁店。去年3月,百联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孵化的逸刻便利店开出上海首店,据百联集团董事长叶永明透露,逸刻下半年即将迎来第100家店,实现从“个体试验”到“规模复制”的跨越。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无论是对零售、餐饮,还是儿童亲子、休闲娱乐等业态来说,都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迎来机遇的一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