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上海,既能看到摩天大楼的鳞次栉比,也能感受到弄堂邻里的生活气息。很多人赞叹:这座城市不仅时尚动感,更能让人欢喜和安心。
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再到“五个人人”成就个人梦想、铸就伟大城市;从阡陌农田建成城市会客厅,到把更多公共空间留给市民、游客,再到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紧凑复合的社区网络……上海努力走向宜居、宜业、宜游,也更有温度。
在打造人民城市的新征程中,如何更好汇聚人气、集聚人才、凝聚人心?我们带着问题走访专家学者,汇总了一些好的建议,以期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重点。
采访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刚从江西景德镇调研归来。他告诉记者,打造人文城市,千年瓷都是一个值得观察和研究的“他山之石”。
以建设“新型人文城市”为目标,景德镇从千年瓷都变身为充满活力的机遇之城,一个重要支撑就是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业平台、事业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这座城市、汇聚到这座城市。
由千年瓷都望向东海之滨,“既要有绿色、高效的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也要有一大批高品质的艺术街区、人文地标和文化景区”,让生活更舒心、人生更出彩,正成为众多城市的发展共识。
没有足够的文化空间
难有人文城市的发育和成长
解放周一:人民城市与人文城市只有一字之差,我们该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
刘士林:在2015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可见,准确把握人民城市的内涵,必须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常来说,“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可以指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人、任何群体。有的城市繁荣发展了,却未能全面惠及百姓。人民城市把“以人为本”深化至“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城市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联系,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
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人文城市更早一些出现。2014年3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针对城市建设的短板和弱项,提出了一个“新型城市”的概念,具体包括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三种类型。
绿色城市主要针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雾霾、内涝等;智慧城市主要针对城市管理服务问题,如企业和百姓跑腿多、办事难等;人文城市则主要针对城市文脉、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问题。这三类“新型城市”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视为建设人民城市的必要基石。
实际上,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文明生活方式,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相比,人文城市着重解决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的深层次问题。引申言之,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文城市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核心内涵与最高目标。
解放周一:面向2035年,上海致力于打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相较于创新、生态,人文看上去更“主观”些。有没有一些可以量化的标准?
刘士林:人文城市的评价既涉及有形的文化场所、历史建筑、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等,还涉及政府、市场主体、居民甚至游客的直观认知与心理感受,确实不太容易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
康德有一句名言“趣味无争辩”,中国有一句俗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说的都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放弃或忽视对人文城市的科学评估。
我们团队曾作过一个界定,即人文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由此,人文城市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化成为推动城市形态演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核心机制。
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就可以深化研究和设置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如文化产值占GDP的比重、文化从业人数占城市人口比重、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城市承担的国家文化战略职能等。
解放周一:从城市治理角度来看,建设人文之城的重点在哪里?
刘士林:就上海的情况来看,可以把文化空间治理、文化产业治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点。
城市是各种力量角逐的舞台。过去的一些城市建设,主要是“GDP挂帅”或“房地产城镇化”,突出问题是经济和商业空间过度膨胀,严重挤占、侵蚀了应有的文化空间、生活空间。没有足够的文化空间,就难有人文城市的发育和成长。
建设人文城市,首要的是从城市空间重构和加大文化空间供给入手。例如,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把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纳入保护范围,将文化和艺术功能更多植入经济和商业空间,等等。
在这些方面,上海近年来做得不错。下一步,重要的是把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做精、做细。除了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延长相关服务时长等,应把更多的资源投入补短板、强弱项上。
比如,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只顾着“洋气”和“高大上”,而忽视了“一老一少”的需求和特点。孔子有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应该是人文城市追求的一种高境界,即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朋友们非常信任,年轻人离开后也会非常怀念。
不仅为成功者喝彩
也要能安抚孤寂的灵魂
解放周一: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是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上海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更有家的感觉?
刘士林: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城市,促进新上海人产生归属认同,是人文城市建设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是把人民城市引向更高水平的关键。
应该说,上海已有较好的硬件配套基础,如发达便捷的交通体系、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及“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未来应在此基础上,搭建更多的思想、情感和人文交流平台,解决“空间上很近、心理上很远”的问题。
例如,进一步扩展文化的多样性,让拥有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人有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构建更加多元的生活服务体系,促进生产与生活、工作与休闲相互融合,形成更有弹性的新生活方式。
这里面,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可能是最为重要的。真正的人文城市,不仅要为成功者喝彩,也要能安抚孤寂的灵魂;一个真正的人民城市,人来了要乐于居住,人走了也能带走一份眷恋。
解放周一:也有人担心,过于强调“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会让人丧失奋斗精神,不利于创新创造?
刘士林:这样的担心把感性需要和理性需要、实用主义和审美主义对立起来,在实践中是偏狭和有害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无情未必真豪杰”。一个铁肩担道义的英雄,绝不是没有感情和仁心的冷血动物。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也有一句名言:“美之极,即雄强之极,力就是美。”关键在于,城市的发展能不能营造、烘托这样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
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社区
让市民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解放周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对建设人文城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士林:这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对世界城市发展、全球文化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软”的方面,疫情使人类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所分化,加大了沟通与对话的难度;在“硬”的方面,它直接冲击了人文城市的支柱产业,预计全球文旅产业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这当然会对上海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上海有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优势——上海区域位置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备,拥有广袤的经济腹地。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主要可考虑的是如何构建支撑人文之城的系列品牌。
当务之急,可以先抓住两点:
一是加强一个目标。2019年12月,上海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这一目标需要加快推进,为畅通国际、国内的消费双循环作出上海的贡献。
二是持续推进一个目标。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提出择优确定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结合两者,上海可以使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成为建设人文之城的两个卓越品牌。
同时,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社区,让市民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努力培养和营造世界一流的文化生态,让古代文化传统、红色革命文化传统、现代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在这里生长、从这里出发,把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转化为行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