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不少人选择视频网站来看剧刷综艺并付费成为会员。一些网站宣称充会员免广告,但不少消费者在付费成为会员后,还是不得不收看“弹窗广告”“浮动广告”“小剧场广告”等不同名目的多种广告。此外,额外付费和自动续费无提示、难取消等问题也让会员感到权益“很受伤”。(7月23日《工人日报》)
去年6月,浙江省消保委针对视频网站会员服务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免广告”是消费者成为付费会员的首要原因。然而,仍有七成用户表示,在购买会员后看视频时还经常遇到广告。可见会员的特权并不“灵”,究其因是视频网站太“贪心”了。
数据显示,仅爱奇艺、腾讯视频两家平台的付费会员数量均已过亿。从情理而言,视频网站应该百般呵护会员,要充分保障会员的“特权”,毕竟人家是付费了,可视频网站却并不领情。调查显示,有76%的用户在购买会员后遇到过需另外付费购买视频的情况。在观看部分最近上线的影片时,付费会员仍需另行购买,还有平台的影片购买后有48小时至7天的时间限制,过期再看仍需付费。此外,多家视频网站都将自动续费作为会员服务中的默认款项,且取消程序十分繁琐。可见,视频网站带给会员的不是“爱”,而是处处设“坑”。真不知道视频网站是如何想的?
视频网站之所以敢给会员挖“坑”,主要原因是有恃无恐。因为一方面在会员协议条款中做了手脚。所谓的“免广告”服务并非免除所有广告。例如,爱奇艺VIP会员“广告特权”为“仅指可自动为您减免部分视频播放前的贴片广告的时长”,腾讯视频会员“在登录后,可享受一键关闭片头广告的权益。视频网站会说,一切都是消费者自愿的;另一方面处罚轻。目前,网络音视频节目并不适用电子商务法规定,依然只能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约束和规范网站提供者的行为。针对广告、默认自动续费等乱象,相关部门也缺乏执法的依据。消费者权维权要通过打官司,这对于视频网站来说,是最乐意接受的方式,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消费者会选择这种方式维权,即便是官司打输了,付出的成本也很低。
视频网站在收了会员费之后,仍然还要坑会员,这是利益至上的表现,对此,仅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约谈”及零星的维权官司并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提高违法成本。其一,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规定,规范各视频网站的会员服务,加强视频网站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其二,为了防止视频网站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和霸王条款侵害会员利益,应由相关监管部门统一制定会员服务合同模板,从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三,让视频网站为其的不诚信付出沉重的代价。尊重用户才利于视频网站健康发展,这是常识,但只要“捷径”不堵,视频网站恐怕不会愿意去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