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剧中,听懂真正的莫扎特

2020年07月24日 10:55    来源:解放日报    陈俊珺

  提起莫扎特,“神童”“快乐”“纯真”等标签总是随之而来,而要真正理解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必得听一听他的歌剧。

  近日正在上演的由上海歌剧院制作的音乐会版歌剧《唐璜》,在开票伊始就被观众抢购一空。通过这部久未谋面的歌剧,或许能让我们走近这位勇于追寻梦想又渴望和解的浪漫主义者。

  “乐二代”的叛逆

  莫扎特的交响曲、奏鸣曲可谓家喻户晓,而他所写的歌剧、芭蕾舞剧等音乐戏剧在中国的上演率却不及其器乐作品。事实上,这些作品在他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莫扎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共写了22部歌剧,其中有6部可谓精品:《伊多梅钮斯》《后宫诱逃》《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

  在莫扎特的心目中,歌剧是排第一位的。为了自由地创作歌剧,他甚至不惜与父亲决裂。

  用今天的话来说,莫扎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二代”,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在萨尔茨堡担任宫廷乐师。当他发现莫扎特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作曲天才后,便有计划地对儿子进行严格的音乐训练,并带着他到处演出。莫扎特成了远近闻名的音乐神童。

  长大后的“乐二代”莫扎特原本可以承袭父亲宫廷乐师的体面工作,但热爱歌剧的他放弃了衣食无忧的工作,奔赴“音乐之都”维也纳,投身“自主创业”。莫扎特不仅在事业上追求独立,在婚姻上也很叛逆,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娶了一位音乐家的女儿康斯坦泽。父子关系跌入谷底。

  莫扎特的大部分歌剧都离不开三大元素:人类的献身精神、爱的宽恕与和解、父子冲突。父子冲突这一元素在当时的歌剧中十分罕见。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伊多梅钮斯》是莫扎特正歌剧的代表作,剧中的伊多梅钮斯父子最终达成和解。在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暗藏着莫扎特内心对家庭团圆的渴望。而《唐璜》的最后一幕则象征着莫扎特父子之间的角力。

  唐璜这个虚构的人物来自中世纪西班牙的传说。放荡不羁的唐璜看上了骑士长的女儿安娜,并图谋不轨,骑士长赶来解救女儿却被唐璜杀害。全剧的最后,骑士长化身为一尊石膏像,对唐璜唱道:“你悔改吧!”唐璜拒绝忏悔:“我不。”一声巨响,地面裂开,唐璜被石膏像拖入了地狱。

  音乐学家、导演毕祎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唐璜是莫扎特自身的写照,而那尊石膏像则好比他的父亲。年轻的莫扎特一心想去维也纳写歌剧,但父亲想把他留在萨尔茨堡为主教服务,父子二人在书信中出现了多次冲突。“莫扎特在创作《唐璜》的过程中,传来了父亲的死讯,而他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他内心对父亲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

  用音乐推动戏剧

  在莫扎特之前,歌剧表演有点类似于歌唱晚会,演员站在台上固定的位置一首接一首地歌唱,音乐往往缺乏戏剧感染力,观众难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莫扎特则一改观众对歌剧的认知,在当时树立了歌剧的新标准。

  他的音乐充满戏剧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塑造角色的能力,只要一两个乐句就能迅速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个性。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歌剧《魔笛》中的捕鸟人帕帕基诺出场时,短笛的旋律迅速刻画了这个俏皮的形象。

  在莫扎特之后,但凡成功的歌剧作曲者,比如人们熟悉的罗西尼、多尼采蒂等,都符合莫扎特树立的这一标准,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旋律写作能力。

  这种将旋律融于戏剧的能力与莫扎特天生的作曲才能有关,也与他从小随父亲去各地游历、演出有关。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就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热爱音乐与戏剧,什么样的戏他都会去看。当时在欧洲流行由喜剧演员组成的巡游剧团,他会吸取其中的特点,并融入自己的创作。事实上,莫扎特所创作的奏鸣曲与交响曲也充满了戏剧性。

  莫扎特曾经说过:“在歌剧中,音乐占绝对主导的地位,诗歌是音乐的儿女。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作家,只有音乐才可以表述我心中的感情和思想。”他往往在剧本写作阶段就介入歌剧的创作,甚至会要求编剧反复修改剧本,直至适合写成歌剧为止。

  “歌剧音乐的创作如果等到后期再介入,可能会难以表达戏剧的张力。莫扎特的歌剧之所以好听,不仅在于旋律动听,而且在于他的音乐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该出现的点子上。他用音乐推动一切,而音乐与情节又极其和谐,这种能力后人很难超越。”毕祎说,“他甚至会通过音乐把角色的舞台动作也写出来,这在《唐璜》中就有诸多体现。”

  藏着一百个“梗”

  尽管歌剧是莫扎特毕生所爱,但他倾注全力的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获得观众的认可。他的不少作品被称为“行家歌剧”。

  在留存至今的莫扎特书信集里,记录了他与乐队第一次排练《费加罗的婚礼》时的情景。这部歌剧的第一幕长达40分钟,他的音乐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费加罗俏皮、幽默的性格,整个乐队起立欢呼,向作曲家致敬。这部作品正式上演后,却并不受欢迎,只演了4场就结束了。多年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莫扎特歌剧的巨大价值。

  毕祎认为,中国观众欣赏莫扎特歌剧的难点首先在于破解其音乐语言所蕴含的内容。“莫扎特在一部歌剧中埋下了一百个‘梗’,但第一次听的时候,也许只能听出一两个,甚至一个也捕捉不到,但随着对其音乐语言的熟悉以及对作品理解的深入,就会逐渐听出更多的亮点,抓住作者的意图。”

  伟大的作品总能让观众在一次又一次的欣赏过程中获得不同的体验。《魔笛》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整部作品中藏着许多与数字3有关的意象:3扇门、3位仙童、3位女仆。人物则可以分为3个层级:以捕鸟人帕帕基诺为代表的底层人,塔米诺王子等贵族,夜后等仙界人物。男主人公塔米诺王子一路上遇到了多重考验,每一次都以音乐化解。用音乐克服万难,这正是莫扎特内心的写照。

  语言障碍和节奏也是理解莫扎特歌剧的难点。即使是当年的欧洲观众,也会因为他的歌剧节奏快、情节发展快而感到不适应。如果用今天的电影来打比方,莫扎特的歌剧就如同剧情片,乐趣之一在于感受紧凑的剧情变化,而他之后的歌剧大师比如瓦格纳的作品则有点文艺片的味道。

  对歌唱家和演奏家而言,莫扎特的歌剧不好演。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坦言,莫扎特的《唐璜》语言难,宣叙调很多,音乐速度快,处理细。他的音乐细致入微,大到人物音乐风格的掌握,小到重音、气口、装饰音与歌词间的微妙处理,皆有门道。

  延伸阅读

  换个角度看《唐璜》

  在欧洲文学史上,有4位经典人物可谓声名远播:哈姆雷特、浮士德、堂吉诃德与唐璜。唐璜的形象先后出现在莫里哀的话剧、莫扎特的歌剧、拜伦的长篇叙事诗、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等作品中。

  各个时代、各位大家笔下的唐璜尽管各有差异,但都不改风流本色。从剧情上看,唐璜是一个反面人物,一个寻花问柳的“采花大盗”,但有趣的是,莫里哀的唐璜在无情和邪恶之外,还显露出几许正面性格。在拜伦的诗中,唐璜是一位不拘礼教、痛恨虚伪的“英雄”。而加缪更是认为,唐璜风流的背后潜藏着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努力。

  莫扎特也没有把唐璜写成一个绝对的负面人物、一个所谓的“花花公子”,而是通过音乐将他表现为一个性格开朗、向往自由生活又充满魅力的人。他为唐璜所写的咏叹调及重唱是非常浪漫的旋律。他眼中的唐璜狂放不羁,不被那个时代的人所理解,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从小笼罩在“天才”光环下的莫扎特内心其实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是一个勇于追寻自己梦想又渴望与人和解的浪漫主义者。

  换个角度理解风流的唐璜,或许就能理解他为何吸引各个时代的作家、作曲家与戏剧家,也能从中瞥见那个不为人知的真实的莫扎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在歌剧中,听懂真正的莫扎特

2020-07-24 10:55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