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成野生动物天堂

2020年07月23日 12: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潘莹 张啸诚 沙达提

  厂矿被永久关闭,放牧、旅游被叫停,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保护和修复,新疆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观。记者近日看到,昔日退化严重的草场重新焕发生机,原野上花草摇曳,成群的北山羊奔驰在山间,高山草甸随处可见松鼠、旱獭等小动物活泼可爱的身影。

  天山一号冰川位于天山中段天格尔峰北麓,海拔3850米,也被称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北距乌鲁木齐约130公里,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冰川被誉为“固体水库”,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我国自1959年在天山一号冰川设立冰川观测站,观测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山一号冰川一直在退缩,东、西两支冰舌由于不断萎缩于1993年完全分离,成为两支独立的冰川。

  为减少人类扰动给冰川造成的快速消融,保障乌鲁木齐“母亲河”供水安全,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一号冰川保护工作,决定建立新疆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加快实施一号冰川及乌鲁木齐河流域重大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在天山一号冰川脚下一处开阔的田野里,满眼是绿草黄花,景色优美。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乌鲁木齐县分局局长严伟涛告诉记者,过去这一带是牧区,过往游客、车辆不断,草场退化十分严重。2016年当地申请到国家生态环保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世代在此放牧的牧民们搬离保护区,9800多亩草场被征收并覆土植绿,旅游活动被禁止,车辆不允许通行,近年来生态环境有明显改观。

  在距离天山一号冰川20多公里的一处峡谷旁,一家企业的矿坑被回填,地表恢复原貌,新覆的黄土里可见一粒粒不久前播散下的草籽。严伟涛说,原来这里煤灰、粉尘污染比较严重,旁边的山都是灰色的,现在对矿坑进行永久性封闭,开展生态修复,很快这里将变成一片绿草地。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工程师周平介绍,从1964年到2018年,一号冰川面积减少了22%。近年来通过禁牧禁游禁猎,停止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乌鲁木齐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保护冰川做出了一定贡献。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组织“荒野新疆”负责人邢睿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他们在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开展雪豹观测活动,发现当地大型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天山一号冰川周边,雪豹数量稳定在20多只,从20世纪90年代后绝迹的熊又出现在这片区域,北山羊、马鹿、野猪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重回电影院我们为何欣喜      2020年07月23日
  • · 莫开伟:对直播带货建立全方位监督      2020年07月23日
  • · 网络足迹也应纳入隐私权      2020年07月23日
  • · 《第一头牛》:慢弓长吟      2020年07月23日
  • · 《无敌鹿战队》成功“出海”      2020年07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成野生动物天堂

    2020-07-23 12: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厂矿被永久关闭,放牧、旅游被叫停,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保护和修复,新疆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观。记者近日看到,昔日退化严重的草场重新焕发生机,原野上花草摇曳,成群的北山羊奔驰在山间,高山草甸随处可见松鼠、旱獭等小动物活泼可爱的身影。

      天山一号冰川位于天山中段天格尔峰北麓,海拔3850米,也被称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北距乌鲁木齐约130公里,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冰川被誉为“固体水库”,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我国自1959年在天山一号冰川设立冰川观测站,观测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山一号冰川一直在退缩,东、西两支冰舌由于不断萎缩于1993年完全分离,成为两支独立的冰川。

      为减少人类扰动给冰川造成的快速消融,保障乌鲁木齐“母亲河”供水安全,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一号冰川保护工作,决定建立新疆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加快实施一号冰川及乌鲁木齐河流域重大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在天山一号冰川脚下一处开阔的田野里,满眼是绿草黄花,景色优美。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乌鲁木齐县分局局长严伟涛告诉记者,过去这一带是牧区,过往游客、车辆不断,草场退化十分严重。2016年当地申请到国家生态环保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世代在此放牧的牧民们搬离保护区,9800多亩草场被征收并覆土植绿,旅游活动被禁止,车辆不允许通行,近年来生态环境有明显改观。

      在距离天山一号冰川20多公里的一处峡谷旁,一家企业的矿坑被回填,地表恢复原貌,新覆的黄土里可见一粒粒不久前播散下的草籽。严伟涛说,原来这里煤灰、粉尘污染比较严重,旁边的山都是灰色的,现在对矿坑进行永久性封闭,开展生态修复,很快这里将变成一片绿草地。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工程师周平介绍,从1964年到2018年,一号冰川面积减少了22%。近年来通过禁牧禁游禁猎,停止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乌鲁木齐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保护冰川做出了一定贡献。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组织“荒野新疆”负责人邢睿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他们在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开展雪豹观测活动,发现当地大型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天山一号冰川周边,雪豹数量稳定在20多只,从20世纪90年代后绝迹的熊又出现在这片区域,北山羊、马鹿、野猪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