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景区:长效机制促长远发展

2020年07月13日 10:40    来源:中国旅游报    李珊珊

  在近年来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许多地区发展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表演艺术类的非遗项目,具备进景区的天然优势,与旅游频频牵手,成功案例颇多。

  早在2009年9月,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重视和推动两大领域的融合发展。这一做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景区有了更多营销宣传的新亮点和提升游客体验的新途径,文化为旅游画龙点睛;同时,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游客在大好河山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景区常驻表演项目,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笔者认为,要实现“非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非遗进景区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科学精神认真调研

  从分类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门类,当前各地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表演类项目上,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引入景区,挖掘、包装和推介。但热闹背后,个别地区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准确表达非遗代表性项目本身内涵,甚至低质化、拼盘类的“非遗进景区”表演,例如曾有景区用声光电技术,给本应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侗族大歌强行伴奏,还美其名曰打造“视听盛宴”。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所包含的技艺、经验和精神在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以文化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以及民间舞蹈等,强调人的形象和人在表演中的核心地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传承重任。从这些特点来说,它区别于社会上的普通演出,它是鲜活的,也是严肃的;它是日常的,也是专业的。

  鉴于这些专业特点,应将学术研究作为非遗进景区的前提条件,要对项目进行前期田野调查和分析,在数据采集、影像记录、田野考察后再确定项目如何进景区,绝不能仅为吸引游客和热闹一时就引进。

  另外,标准和规则的建立也尤为重要。首先,要以准确理解遗产内涵为原则,不歪曲、不片面、不过度商业化,要坚守非遗和旅游融合的遗产保护初衷;其次,要以文化尊重为原则,不是所有的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都适合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一些民族性的、神圣性的特定表演就不能进行过度的旅游利用;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传承人为核心,保障他们在文旅融合过程中真正受益,且不因旅游开发影响非遗传承秩序。

  二、以设计观念打造文化空间

  非遗进景区,搭了台就能唱戏吗?调查发现,目前景区对于非遗的呈现略显“标签化”,并没有形成主题,旅游线路和内容开发者对于非遗的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如何对非遗资源进行专业的挖掘阐发,为旅游业注入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呢?一些好的做法可供参考:

  1.打造专题化、体验式的文化空间。非遗讲究时空特性,我们需要确定什么时间、哪个空间、以怎样的主题和方式来传达它的精神内涵。从多地的实践来看,打造专题化、体验式的文化空间是一个成功经验。

  如福建省龙岩市将世界遗产永定土楼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投入资金建造、改造了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客家家风楼、客家婚庆馆、民间绝艺馆、“万应茶饼”原秘方古制法传习所等多处非遗保护传承场所,原本单一性质的景点提升为不同主题的非遗展示体验场所,达到了“非遗进土楼”的良好效果。景区还非常注重非遗项目的互动体验,十番音乐、提线木偶、客家山歌等多项演出都安排游客互动环节。这样的互动,赋予景区更深沉的文化内涵、更丰富的游览内容、更充实的心灵体验。专家点评其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耕读传家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也是客家人生活的体验地。

  观赏型自然人文景观和参与型生产生活场景,是人们游玩时心理需求的两个不同层面,前者给人感官愉悦,后者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永定土楼的这个案例实现了产品与服务的同步提升。

  2.探索情景化、沉浸式的展演展示形式。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线下实景拍摄、线上直播的“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多位知名古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在恭王府的“西洋门”“湖心亭”“安善堂”“邀月台”等标志性建筑进行实景演出,清丽的昆曲、雅正的古琴与古建园林相映生辉。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的沉浸式、情景化展演展示,让环境与事件得到了精准的激活和重现。静态景物与动态展演相得益彰,传统文化和真实生活场景相互融合,满足了游客“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官体验和认知探索。

  诚然,按照如此高的标准去研发和设计非遗进景区课题和旅游产品,必然需要承担相对高一些的开发成本和市场风险,但此举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各级主管部门应该具备长远眼光和更多社会责任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提供好的条件和平台,同时提高非遗传承实践水平。

  三、以长效机制促进长远发展

  仍以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进景区为例,笔者观察,从节目类型上看,目前已进入景区的项目主要以大众化、娱乐性的普通文艺形式为主,武术、杂技、民俗类的节目居多,而民族音乐、传统戏曲相对而言数量较少。

  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人们热爱旅游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对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探求,很多旅游产品实际都是文化产品,深度游都是文化游。所以,在选择非遗项目时,越是民族的、越是传统的,越能凸显景区特色,形成文化品牌。需要为传统文化进景区建立长效机制,编制长远规划。建议各地在选择非遗进景区项目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推介民族传统艺术,必要时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与此同时,非遗项目本身也要主动与时代融合,创新演出形式,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互动性,毕竟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是双向的,不考虑受众的兴趣是不行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非遗进景区:长效机制促长远发展

2020-07-13 10:40 来源:中国旅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