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在扬州三湾拔地而起

2020年04月10日 10:31    来源:新华日报    王宏伟

  原标题: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在扬州三湾拔地而起

  一座博物馆与一座古城的复兴  

  扬州,三湾公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钢结构主体已经施工到第二层。围挡外,红色和黄色的吊机旋转忙碌;围挡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很快,一只巨船的形象将拔地而起,这只“船”就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主体建筑。

  船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它总是承载着什么,从远处来往远处去,就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着2500年历史,蕴藏着穿越时空的智慧,启迪着我们把目光投向未来。

  一座博物馆,

  浓缩大运河2500年水韵精华

  “每天有800人在现场施工,还有500人在工厂内制造钢结构,今年10月底就可以进行展陈施工,如果计划没有变化,明年7月坐落在古运河三湾边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可以迎接八方来客。”扬州市三湾投资建设公司董事长李大冲告诉记者。为了防控疫情,当地专门派车去外地接回工人,并经隔离确保安全后,于2月22日复工。

  打造世界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展陈复原运河人文风情,是扬州三湾景区的建设目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无疑是其中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一个地标。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由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领衔设计,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运营。按照规划,建筑主体由4层博物馆建筑与100米高的唐式风格宝塔构成,博物馆外观仿佛一艘昂首前行的大船,而站在宝塔上则可以把整个三湾湿地公园尽收眼底。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5万平方米,地下3万平方米。内设多个主题展厅、考古研究所、文创商品销售、餐饮、儿童体验、小剧场、文物库等功能区,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博物馆。

  记者从南京博物院了解到,博物馆展陈方案已经专家论证,目前正在按专家组要求进行修改。据介绍,博物馆布展将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脉络,以大运河全流域、江苏段特质为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目前已经确定的常设展有两个,其中“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大运河”以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为主线,将大运河发展史中的重要节点,例如邗沟与大运河的关系等一并加入展示;“应运而生”则通过实景展示运河沿岸人文风情,表现大运河为沿线城市带来的发展和繁荣,观众可以看到运河上来往的船只,运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可以吃到运河边的特色小吃。此外,“隋炀帝与大运河”“运河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上的舟楫”“大运河与紫禁城”等临时展览也已原则上确定。

  博物馆落户三湾,是精挑细选的结果。选址启动于2017年9月,综合生态禀赋、历史因素和文化资源,扬州的邵伯镇、蜀冈西峰、湾头镇、南门遗址区域、三湾片区和瓜洲镇6地入围,经多轮论证,三湾最终入选。

  三湾开凿于明代,发挥了延缓水流、保障航运的作用,是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水工遗址。在地理位置上,三湾片区与主城区距离适宜,与瘦西湖景区南北呼应,也是推动城市东南片区改造、加快南部城区升级、促进城区均衡发展的关键节点区域。正因为如此,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所在的三湾片区将被打造成具有鲜明标识性、可读性、辨识度的运河文化地标,成为扬州的一张新名片。

  一座公园,

  辉映古代智慧与现代文明

  三湾片区占地3.59平方公里,这里将被打造成体现古人智慧、再现大运河历史辉煌的场域,成为扬州这座古城的经典片区。

  博物馆之所以选址三湾,是因为这里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水工文化遗产。古人为缩短航运距离往往截弯取直,而扬州城南这一段却反其道而行之,扬州城北高南低,这里尤其水流湍急,容易造成船只搁浅和倾覆。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扬州知府郭光复亲率民工将扬州城南运河(现三湾段)舍直改弯,将河道由100多米的直道,改为1.7公里长的弯河道,既抬高了水位,又减缓了水流速度,避免水势直泻而下,解决了运河航运安全的一大难题,彰显了古人“三湾抵一坝”的治水智慧。

  如果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纵贯中国南北、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集于一体,那么与之相配套的其他规划则体现了传承创新的现代文明。

  李大冲告诉记者,围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有四大板块正在规划中。其中非遗文化街区占地500亩,目前正在与北京永新华洽谈合作,该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搭建全球非遗数据库。街区将选择适合产业化的非遗项目进行展示、传承和活化,在提升游客旅游休闲体验的同时,探索用非遗保护传承的产业化方式。未来,这里将成为集“非遗、艺术、剧院、影视、养生”等为一体的文化街区。

  6万平方米的文创区由原来的集装箱厂房改建而成,仅层高就达10米,为内部空间的改造利用提供了充足空间,也为将来开展文化沙龙、文博展览,引进文创设计团队留下了想象空间。

  400亩的科创板块将成为文化产业聚集地,除了引进大型龙头文化企业,也将为年轻人创业提供全套的办公空间,以及住宿和生活配套设施,这里要建的不光是办公大楼,更是未来文化产业的孵化器。

  1800亩的文化公园将建设以运河体验、水上风光为核心的休闲空间。未来这里将成为游客乘坐水上巴士的重点集散地,码头就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门前,游客可以从这里上船,看两岸十里风光,一路直达东关街历史街区的老码头,或沿着发达的水系,从城南一直驶向位于城北的瘦西湖景区。

  在扬州的整体规划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所在的三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片区。将来站在新建的大运塔上,向南可见隋代高旻寺的天中塔,向北可见明代文峰寺的文峰塔,收入眼底的不仅是“三塔映三湾”的运河景观,还有绵绵不绝的千年文脉。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就会发现这里对于扬州这座古城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一条文化带,

  让运河之水泽被当下启迪未来

  如今的三湾,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典案例,但在六七年前,三湾并不是现在的样子。

  就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所在的地方,以前聚集着威亨热电厂、扬农化工厂等厂区,各式各样的仓库、码头,与之相伴的是人们生活的棚户区,点缀其间的还有垃圾场。大运河申遗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沿线现场考察,凝聚着中国古代水工智慧的三湾并未被列入考察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河道上停泊着大量垃圾船,实在有碍观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尤其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选址和建设,让三湾脱胎换骨,焕发青春,一个集非遗、艺术、剧院、影视、养生等为一体的文化片区呼之欲出。它的西侧是充满蓬勃发展动力的扬州经济开发区,东侧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城市综合区,北侧是被整体保护、严格控制开发的扬州古城,三湾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片区功能的规划意义不言而喻。

  把150公里长的大运河扬州段作为大背景,会发现这座博物馆和三湾片区对于未来扬州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地块活化本身。在三湾片区的规划中,对于其定位有这样一段话:“三湾片区(3.59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体现古人智慧、再现大运河历史辉煌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扬州建设现代公园城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新兴科创名城的战略性城市片区,以及体现当代人智慧、能力和水平的永恒城市经典。”

  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过程中,扬州的规划定位是打造“三带一廊”:从邵伯到瓜洲的扬州古运河文化旅游带,从邵伯到六圩口门的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带,核心保护区达340平方公里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带,以及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运河之水从古代流到现代,它不仅孕育了灿烂文化,也蕴藏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密码,在扬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中,文化无疑具有龙头意义和引领作用。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是中国大运河全流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所在,它和邵伯—湾头古镇、扬州古城、扬子津学院片区与瓜洲古镇共同构成了大运河扬州段的六大片区,并且由运河串珠成线。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发源地,也是申遗的牵头城市,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中,扬州是唯一全域划入核心区的地级市,多个国家战略、国家工程在这里交汇叠加,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场域。

  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扬州是一座因运河兴而兴,因运河衰而衰的城市,如今它的复兴再度与大运河息息相关。当下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而这种联系可以从一座博物馆与一座城市的故事中观察到清晰的路径,品读出悠远的韵味。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在扬州三湾拔地而起

2020-04-10 10:31 来源:新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