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京沪线一路北上,上海功德林、五芳斋肉粽、金华火腿、德州扒鸡、驴肉火烧、王致和臭豆腐、北京烤鸭……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华美食,可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宝贝;它们浓缩了一群人、一座城的饮食习惯,又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舌尖上的“非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5000年大浪淘沙,各民族流传下来的“非遗”如熠熠星辰,璀璨生辉。说的唱的,练的用的,吃的穿的……祖先的智慧,师徒的心诀,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其中,共有32个“非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中国是“非遗”保护的“优等生”
2001年10月,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大厅里,传出了流利的笛箫和百转千回的水磨腔。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魏春荣和她的搭档马宝旺,为来自各国的大使和联合国的官员们演出中国昆曲《活捉》。演出结束后,大会主席给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张学忠的夫人递上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丽动人的女演员,更没见过这么美妙的中国戏剧艺术!”
这是一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庆祝活动。就在活动举办前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来自世界各地的19个项目中,中国昆曲以全票荣登榜首。两年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迄今已有178个国家成为缔约国。
随着世界各国申遗热情和愿望提升,教科文组织在申报和审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艺术价值、主力状况、有无完整的保护计划,三者缺一不可。操作越来越规范,难度更是逐年递增。
事实证明,中国是履行公约义务的“优等生”。自2004年加入该公约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备受世界瞩目,许多“中国经验”更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颁布出台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国的“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更是日趋完善,建立了包括调查制度、国家+省(自治区)+市(地)+县四级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和文化遗产日在内的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和非遗特点的保护制度。
3000多岁的古琴、中医针灸和中国篆刻,人尽皆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书法”和“中国珠算”,传统的木结构手工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藏医药浴、妈祖信俗,还有京剧、南音、西安鼓乐……这40项代表中国入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着的人类财富,被列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宝。
2005年6月,我国展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普查工作。2009年6月12日“文化遗产日”前夕,原文化部公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数近87万项。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时间里,有76万人次参与这次“摸家底”。他们走访民间艺人86万人次,投入经费3.7亿元,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
一串串华丽数字的背后,是许许多多的默默付出,是上下同心的奋力拼搏,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没有党和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重视,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仅仅依靠民间机构来推动‘非遗’,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原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参与了古琴、热贡艺术、二十四节气等成功申遗,既是“非遗”保护的同行者,更是“非遗”保护的推动者。“比起一些单一民族的国家,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地域差异较大、文化种类丰富,地区之间发展还不均衡。87万项,这是一个超大体量的数字,我们保护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蒙古族的长调呼麦、回族的花儿等15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我国总数的比例超过1/3。55个少数民族都有文化艺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岁月的非遗,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充分发挥人民的聪明智慧,总结出了一整套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创造出了许多惠泽后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的说唱展示。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我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
社会关注让“非遗”成为全民热词
“铁树银花落,漫天星辰开。”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打树花”等非遗技艺刷爆了朋友圈,火晶柿子、水盆羊肉成了“爆款”非遗美食。“90后”和“00后”们也从追星、追剧,到最后追着“非遗”看。《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本草中国》等纪录片也一部接一部,口碑和热度不减。观众们一起看见“非遗”、聆听“非遗”、触摸“非遗”、品味“非遗”。“影像的使命已不仅是展现与还原历史文化亮点,更要唤起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如是说。
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展示台前,“非遗”传承人赖淑芳拿出了她为总书记准备的礼物——一双手工布鞋,习近平笑着说:“我花钱买一双!”
打布壳、裁剪、制帮、烘烤定型……经过32道大工艺和100道小工艺,“唐昌布鞋”是用工匠精神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非遗”。一年多来,“唐昌布鞋”声名远扬,并尝试了多种融合创新,通过在线销售等科技应用,总销售额突破百万。
“非遗”已经变得越来越时尚。穿一双“非遗”布鞋,秀一下“非遗”竹刻的手机壳……在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各种民俗文化无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
“非遗”,是一种生活方式。
农历五月,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喝雄黄酒、祭祀屈原……端午节,这个源于中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节日,总是在一片热闹,却又充满怀念味道的气氛中度过。
年复一年,至今方兴未艾,这正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是全民参与、惠益全民的伟大事业。
“科技改变中国”,科技也让“非遗”在新时代下流光溢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互联网、高铁航空等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为“非遗”带来了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培训带徒、宣传展示、空中课堂、旅游体验、在线销售……有了“科技创新”这双翅膀,“非遗”便可逾越这历史的隔阂,走南闯北、远渡重洋, “飞”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感慨地说,“在中国,不过10多年工夫,‘非遗’作为宝贵文化遗产,在每个人的情感中、在整个社会的舆论中就被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这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并不多见。”
“非遗”成了全民热词,非遗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了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对“非遗”的每一次驻足,都让世界惊艳
1954年7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举世闻名的日内瓦会议,特意点名带着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越剧《梁祝》出国。
“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这样试试,我保证不会失败。”为了便于向外国记者介绍,周总理巧妙地把《梁祝》译作“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传为佳话。
电影招待会果然引起了外国官员、记者们的极大兴趣。2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当时主要的国际舆论也转了风头:“谁说共产党不要文化?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拍出了这样美丽的爱情彩色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各类国际性重大活动和会议中崭露头角。各种类型的“非遗”展览、现场体验展台,时常作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打头阵”的文化活动而备受关注。
2017年6月,全球29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同期举办“传承与创新——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主题活动,共计160余场。鸟虫篆刻古朴雅致、昆曲演奏余音绕梁、木偶京剧妙趣横生……我国“非遗”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地的观众赞叹不已。白俄罗斯文化部长斯韦特洛夫评价说,通过“非遗”可以让白俄罗斯民众更多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助于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同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厦门漆线雕等传承了数百年的闽南传统工艺大放异彩,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和独特魅力的直观展现,“非遗”之花的每一次盛放,都让世界为之惊艳。
习近平总书记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非遗”走出国门,不仅为世界各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更突出展示了我国在“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和发展中的丰硕成果,彰显着古老中国深厚的文化基因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