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生机
——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榆树的“东北大鼓”、农安的黄龙戏、九台的中医传统制剂、关氏满族剪纸、积德泉烧锅传统酿造技艺……
这些丰富多样、具有吉林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被人熟知;这些历史的沉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而这一切,得益于长春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展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既要融入传统特色,又要融合时代需求?
长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思考和总结。
起步早,申报与扶持并举让非遗“传下去”
一张张看似普通的鱼皮,经过精巧的设计、细腻的刀工,在“袁氏皮画”第五代传承人袁喜和的手里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据其介绍,“袁氏皮画”是在内蒙古皮画的基础上结合山东民间彩绘、雕刻、绘画与北方渔猎民族民间元素形成的手工艺品。除了鱼皮,还可以使用鹿、猪、牛、羊、狍等动物的皮等来当“画纸”,画面清晰、重彩、古朴,民俗特点浓厚,生动感人。
无论是长白山区及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文化,还是中部黑土地农耕文化,或者是图们江、鸭绿江等我国境内流域的朝鲜族文化,又或是西部深受草原游牧文化影响的农牧融合文化,以及至今依旧流传广泛的萨满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涤荡,它们融为一体,汇集成了吉林的代表性文化,铸就了吉林地域文化的个性品格,也推动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和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充分展示了白山黑水传统文化的生动性。长春,又因开放性的地理空间和资源,积淀和塑造了长春人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人文特质。长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这样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扎根发芽、开枝散叶,日益壮大。
长春拥有丰富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长春的文化资源丰富,还在于非遗工作的卓有成效。
对于非遗保护工作,我市起步较早。早在2008年,我市便成立了长春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全面开展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县(市、区)文化馆也先后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保护工作网络和兼职队伍初步形成。
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市还先后制定了《长春市非遗申报工作标准》《长春市非遗项目评定办法》《长春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定办法》《长春市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评定暂行办法》等标准和办法。目前,《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也已纳入市人大立法日程。2019年年初,《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及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一书出版,这是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创新之举。通过完善顶层设计、规范工作流程,使代表性项目保护与管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非遗保护项目的绩效评估等做到了有章可循。
资金问题曾经一度掣肘非遗保护与传承。为此,我市加大扶持力度,并对非遗的资金投入做到了专款专用。“近年来,全市对非遗资金的投入专款逐年递增,从最初的每年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年均投入30万元。”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省级项目资金申报也给予我市支持,年均投入达10万元。
经过十多年的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中,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项:即榆树市的“东北大鼓”、农安县的黄龙戏、九台区的中医传统制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6项;认定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其中,《黄龙戏》传承人赵贵君、《东北大鼓》传承人王连科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此外,还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个、传习所5个。这些宝贵的资源为我市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巧搭载体,让非遗走出深闺“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成为只放在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走进现代生活才是其长远传承、真正活下来的方式。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理念,通过巧搭载体,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传承基地传习培训活动,以及传承人培训提升等,实现了非遗常态化运行。
在今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来自我市的30个非遗项目进行了展览展示,使更多市民从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到主动去感受非遗魅力。徐氏中国结第四代传承人徐晓雪带来了冰雪主题的结绳产品,“冰雪元素是咱吉林的特色,中国结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手艺,将当代人的思想融入到传统手工艺品中,这样的产品才能跟得上市场,才会迎合老百姓的喜好,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徐晓雪认为,“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手工艺品,通过实物才能更加具体地了解从前的民俗。”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他们身怀非遗项目的绝活与绝技,我们通过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传承舞台和交流学习平台,一是更好地向社会各界推介非遗项目;二是为传承人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阔传承人的视野,从而更好地提升他的技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介绍,我市还分批选派传承人参加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组织的专业培训;组织传承人参加了济南、昆明等非遗展会。例如,“关氏满族剪纸”“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曾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此外,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还开展了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和进广场系列活动,通过非遗展览、展示、传承、讲座和授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我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与此同时,社会参与度不断扩大,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2016年,由社会力量参与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建设的“巴蜀映巷”对外开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技艺展示、传承培训、学术交流和活动展演等多功能舞台;2018年7月,九台区政府与长春师范大学合作建立胡家乡“九台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传承基地。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像“关云德满族剪纸”编制了剪纸小学教材;“东升泥人”将制作过程、技艺录制成视频,制作课件;“董氏草编”将工作室设在中学校园内……通过多方力量的融合,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保护链,让非遗项目成为融入时尚潮流的活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创新地将非遗项目融入全市民生工程及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形成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新特色。比如将非遗保护纳入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当中,通过有效整合和活化非遗资源,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和七夕节等节庆活动,开展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承、展演和推广活动。“见人,见物,见生活”,这正是非遗的根本。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大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创新传承方式,构建起非遗项目发展新的生态圈,才能实现对非遗的保护、发展和弘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开展生产性保护,与市场结合让非遗“火起来”
一面是传承的困境,一面是创新的需求,非遗产品能否持续,说到底还得靠市场来检验。
面粉、糯米粉、盐、白糖、蜂蜜……将多种材料按比例配上颜色做成各种彩色面团,白氏面塑传承人白春雨采用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技法,很快就塑造了人物的身、手、头、面,再披上“发饰”和“衣裳”,一件让人叫绝的作品便诞生了。
白氏面塑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白春雨在继承老手艺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创新,研发了真人面塑,创作出林正英、马三立、马云等名人的肖像作品,风格写实逼真,又不乏夸张写意。“技艺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白春雨认为,对他而言,接地气是将面塑技艺传承下去的重要法宝之一,从而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并喜欢上它们。据了解,白春雨平均每年都要制作千件以上的面塑,也吸引很多对面塑技艺感兴趣的人前来学习。5年来,他教授了300多位徒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的需求。”白春雨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出博物馆,借助衍生创意设计等,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像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的冯氏绢人项目就是其中代表,从手工作坊到成立公司进行规模化生产,走出了一条“生产性保护”的成功之路。目前,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的布鞋出口欧美10多个国家,产值400万美元,解决了1500人的就业。冯氏绢人项目生产的工艺品出口到世界27个国家,其中生产的偶人占领了日本60%的市场份额。
坚持传统是根本,不断创新是关键。让“旧艺”穿上“新衣”,才能让非遗融入到时代之中,绽放光彩,焕发生机。
据了解,到2025年,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还将实现“五个融合”:与长春市旅游业和创意产品开发相融合,与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融合,与“幸福长春行动计划”融合,与传统产业发展融合,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融合,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特、讲好长春故事、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文化自信方面将承担重要角色。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