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2019年06月26日 09:57    来源:半月谈    丁怡全

  原标题: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与风景名胜区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旅游纪念品相比,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走出博物馆的非遗迅速赢得市场,“活”了起来。但要实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跨越,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紧紧抓住市场和年轻人。

  “体验”+“文创”放大非遗价值

  在结束大理之旅返回深圳前,29岁的苏芮女士特意留出了半天时间,来到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一家扎染体验馆,为自己制作一件独具白族特色的旅行纪念品。“一块扎染手帕就是一段记录大理之旅的浓缩回忆。”苏芮说。

  “回家乡创业,也是看中了非遗的市场价值。”扎染体验馆负责人张翰敏对半月谈记者说,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白族扎染更是独具特色,已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翰敏和她的团队逐步探索出了一种适合扎染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重塑经典,恢复传统的扎染技艺;一方面融入现代审美,激活扎染商品属性。在扎染体验馆内,游客不但可以买到已经制作成型的扎染手工艺品,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自己体验整个扎染过程,制作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

  “过去扎染的围巾30元一块少人问,现在300元一块需要提前订购。”张翰敏说,传统扎染染料,染出来的布多为蓝色。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她们不仅开发出艾草染、核桃皮染等30多种植物染技,针法的创新还带来围巾服饰、家居用品、装饰画等文创产品。

  非遗走出博物馆,与市场对接,价值被放大。今天,大理喜洲的扎染产品通过网店卖向全世界,相关品牌门店在昆明的商业广场、洱海之畔的白族古镇落地开花。

  校企合作为非遗注入新鲜血液

  今年45岁的段四兴出生在大理州剑川县墨斗山下的一个木雕世家,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从16岁开始学习木雕技艺的他,如今已经是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在段四兴开办的剑川木雕传习院里有不少“好苗子”,这让段四兴很是欣慰,但他也深知,对于剑川木雕来说,仅仅把自己雕刻木头的“绝活”传给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新。

  “观念守旧迟早要被淘汰,非遗创新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段四兴明白,现在的剑川木雕缺的不是技术,缺的是与流行紧密结合的设计。

  为了补上这块短板,段四兴的木雕公司与云南艺术学院进行校企合作,每年都有学生到剑川交流学习,让好的创意和木雕技艺结合,创作出新作品。

  目前,段四兴公司的展厅里专门开辟了创意木雕展区,陈列着大学生设计的云南少数民族卡通人偶等作品;数百公里外,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展上也有依托剑川木雕制成的茶器、花器展出。

  “有不少顾客开始关注到这些创意木雕产品。下一步,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让木雕产品走进日常生活。”对于剑川木雕的发展前景,段四兴充满信心。

  创新呈现让非遗吸引更多年轻人

  “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非遗。”云南省丽江市文化馆副馆长范永贞认为,现在仅仅参观非遗,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体验非遗技艺,甚至参与到非遗的再创作与传播中。

  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类非遗,已被运用到流行音乐中,并受到年轻人喜爱。“传统的戏曲唱段,在平仄和押韵方面都比较讲究,朗朗上口。”云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李静说,“流行音乐中穿插的几句京剧,让我开始对京剧感兴趣,后来还买票到现场看过表演。”

  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对创新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非遗的运用不仅仅在流行音乐领域,新潮服饰、视频平台都可以尝试。京剧脸谱印在衣服上会有怎样的效果?扎染能不能做手机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樊坚认为,“跨界合作”将给非遗发展提供更大的创意空间。

  更广泛的运用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更多感兴趣的年轻人意味着更有创意和生命力。“现在我的团队共有22个人,平均年龄31岁。”张翰敏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市场和年轻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2019-06-26 09:57 来源:半月谈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