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知识新经济
上班途中,打开得到App,知名经济学家给你分析经济大势;下班的地铁上,主持人蔡康永通过喜马拉雅FMApp教你怎么处理负面情绪;回到家,跟着下厨房App里的网红厨师学做一道新菜;睡前,看一部电影文化研究学者戴锦华推荐的电影,再打开豆瓣App听听她是如何解读的……
以上行为的出现正折射出知识付费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成熟化与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知识付费的认可度和意愿也逐渐提升。与传统的出版业和教育业相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内容更多样,时长更灵活,展现形式更自由,也更契合当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读书是解决焦虑的最好工具
“新世相读书会上线以后,我们收到了非常多的反馈。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来自鞍山的家庭主妇,她说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后,回到家里一边吃早餐,一边听我们解读一本书,觉得生活都变得美好起来了。这让我们很感动,这也是我们想提供的价值。”在近日由36氪举办的2017新商业大会上,新世相创始人张伟在演讲中如是说。
新世相读书会提供的是以精讲、听书为基础的知识服务,用户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每天“精读”一本书。读书的方式是由国内外专业读书人用20分钟来讲述一本书的精华,书籍涵盖管理学、心理学、文学、商业等通识知识。讲述人包括冯唐、詹志宏等作家学者,也有陈凯歌、黄晓明、雷佳音等演艺界人士。付费的方式是按月计费,首月的价格为9.9元,首月后连续包月的价格为每月29.9元。
张伟认为,从商业上来判断,读书是内容领域内最大的一项业务,因为读书是当下人们最需要的能够解决焦虑的最好工具。所谓焦虑是指人们对于成长和陪伴的需要和期待。截至目前,新世相读书会已上线300本好书精讲音频与独家浓缩书,付费用户已达10万。
与新世相读书会的经营模式类似,2013年创办的樊登读书会也是通过每周更新一本书的精华解读,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在App中,让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如何选书和希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我的人群,能够每年吸收50本书的核心精华内容,其服务价格为365元/年。截至2017年12月,樊登读书会会员已超过360万,年销售额逾3亿元,2017年“双十一”的销售额已接近1亿元。而且其还布局线下,樊登书店仅今年下半年就新增了250家。
“干货”至上
从事金融行业的袁先生在得到上购买了一位经济学家讲授的课程,利用开车上班时间听课。实际上,他曾在高校旁听过该教授的几次课。尽管线下的课程更生动也更有“温度”,但袁先生认为线上课程“更系统性更有条理更有干货”,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学习效率相对高一些。
出版业资深人士唐小姐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在得到App上,她选择了自己很崇敬的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课程。“一年199元,每一天课程都有内容更新,每天花10分钟左右学习,一般在晚上睡觉前或者吃早餐的时候听。自我感觉对个人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唐小姐认为,相比阅读,听课是一种更经济的学习方式。“阅读的确对某个主题挖掘得深一些,但是需要有集中的时间才行,听课每天只用花10分钟,很容易实现,对一些主题可以做到快速了解。不过,如果有条件,最好把书与课程两者结合来学习。”
唐小姐告诉记者,她在得到上也试听过其他课程,但总体感觉“碎片化很厉害,大多是急功近利的浅层学习,没有知识回炉消化吸收的过程”。
实际上,这正是知识付费市场在野蛮生长阶段出现的问题,很多付费项目仅仅是单纯转换,高级一点的是浓缩。对此,米果文化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马薇薇表示,随着内容行业参与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会被淘汰,特别是那些仅仅把现有的知识转化成视听形式播放的作坊式的内容生产者。
唐小姐则认为,在知识付费行业走得长远的一定是那些用心的行业专家,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梳理,提供知识库、知识地图等有技术含量的内容服务。“研究预测,当知识太过碎片化之时,深度阅读会回归,到时候也许又会迎来出版的春天。”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