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康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就是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相混淆,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造成一些国有文化单位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出现生存艰难、越来越走向边缘化的现象。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五点:
第一,政府主导不是不改革。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由政府重点扶持,但同时要着力深化内部改革,改革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走向市场不是政府不管。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需要置换职工身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处置不良资产等,政府都必须为此筹集改革成本,安排专项资金。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但政府要通过招标、采购、奖励、补助等形式给予引导和扶持。比如,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第三,公益性质不是社会不能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虽然由政府主办,也要鼓励社会参与,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如开办私立图书馆、博物馆等,但政府要加强监管。一些公益性文化产品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或以冠名的方式鼓励社会认购。一些剧院等国有文化设施,也可以探索“国有民营”的新路子,委托专业公司或民营企业管理。
第四,国家支持不是国家包揽。增加文化事业投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但国家财政支持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统包统揽,必须改进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五,事业和产业不是相互对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翼,是相互促进的。过去一些单位重视文化事业、忽视文化产业,现在一些单位重视文化产业、忽视文化事业,这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把两者共同抓好。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