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2010年08月24日 09:23   来源:人民日报   西北大学文学院 张阿利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那么,如何才能牢牢把握好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推动文化大繁荣?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历史,清醒认知我们的文化特征及发展流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进一步建构一体多元的、多样性的、和谐性的文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发展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身处其中的中国也不例外。当今的中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一体多元的多样性文化格局。这一格局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化、流变、磨合、融汇而形成的。

    首先,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来看,她是一部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由此也促成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基本特征。在中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民族融合高潮有四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正统的汉儒文化经过一段长时期的持续发展而多少陷入过于烂熟、圆滑、繁复之时,当中原礼仪之邦的汉儒民族因礼仪教化和文儒之风过于沉溺持重而缺乏生命活力之时,被其视之为“外化之民”的那些所谓的夷、狄、蛮、戎诸族,那些充满生命活力和自由天性,纵横驰骋于万里大漠草原和荒寂高原雪域的粗犷彪悍的游牧民族、边疆民族,带着他们与汉儒文化不同的生存方式、观念和情感,带着他们与汉儒文化相异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大举南迁或东进,这样总是会给汉儒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波,注入新的英雄豪气和勃勃的自由天性与生机活力。换句话说,即每当中华正统文化止步不前或陷入危机之时,正是因为汉儒文化较为被动地汲取了各个民族的文化成果,才为其注入活力,才形成了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

    其次,我们再从各少数民族的发展来看其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她的每一个成员都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清初,今天我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们大多聚集在我国边疆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生存状态。中国的56个民族,各自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特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成为我们建构一体多元的、多样性的、和谐性的文化格局的基础。

    再者,从地理空间的历史演变来看,正是不同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铸造了不同的民族,或同一民族之间不同的区域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和风情民俗,形成了今日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钱穆曾经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文化发展很早的国家,他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在世界史上上古部分里,同应占到很重要的篇幅。但中国因其环境关系,他的文化,自始即走上独自发展的路径。”“中国文化不仅比较孤立,而且亦比较特殊,这里面有些可从地理背景上来说明。埃及、巴比伦、印度的文化,比较上皆在一个小地面上产生。独有中国文化,产生在特别大的地面上。”如此广阔的文化生存与文化发展空间,以及在这广阔世界里生存于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数十个民族文化的长期并存,使中国文化一直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个性丰富的宏伟图景,也使中国文化内部有了矿藏丰富、土地肥沃的文化原野,有了支流纵横交错的精神川流。

    中华民族是多元民族共生、平等的统一体,中国文化也是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统一体。在保持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中国文化也鲜明地表现出整体性和统一性特征,这也是中国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延续发展且不曾中断的文化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特点概而言之,一是中国文化延续性和传承性。五千年的历史赋予了华夏大地丰富的文化积淀,也赋予了中国区域文化鲜活的内涵。因此,这种经久不息的沿袭与传承就成为中华文化最具特色、最具核心凝聚力的特征。

    二是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亲和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传》里的这两句话,充分揭示了我们中国文化的性格:即具有坚韧顽强、生生不已的活力和包容万物、融汇更新的发展机制。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三是中国文化的同一性和统一性特点。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发表了题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讲,对中国几千年的这部民族融合历史及其过程做了形象而又具体的归纳,他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11亿人民。”“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所包括的50多个的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经过悠悠数千年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多源汇聚的庞大体系。在这个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大一统思想成为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是民族融合的基础,中原文化与“四夷”文化的交融,是实现民族融合的途径。考察中国古代史,虽然不乏征战、分裂的历史事实,虽然封建统治者多有“夷夏之别”的观念和大民族主义思想的桎梏,然而,“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一直是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大一统思想萌芽、发展于先秦,在秦汉的政治实践中得到实现,经魏晋南北朝的正统之争,逐步实现南北文化思想的认同。之后,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至清发展成为中华整体的观念。这种思想体系,表现在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上就是“华夷一统”、“华夷一家”、“夷夏一家”,体现在文化中就是“和”、“合”精神,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国文化的同一性在意识上的表现。

    总之,中国文化既有着总体上的共性,又有着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差异和民族文化差异,他们共同筑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要多样性发展、文化要和谐相处的呼声和趋势越来越鲜明,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区别于另一个地区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包含着地域文化特色,而地域文化的精髓实际上也常常体现出我们民族文化的特征。今天,这些文化的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变化和发展,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而这种体现时代进步的文化创新与文化和谐,则将永远根植于我们世世代代传承的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我们建构一体多元的、多样性的、和谐性的文化格局的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婉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