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成都青白江现战国集中式幼儿瓮葬

2018年12月27日 07:38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韩雨霁

  青白江现战国集中式幼儿瓮葬

  此类墓葬系成都首次发现 对研究战国时期蜀地丧葬习俗有重要意义

东区墓葬全景。

墓葬清理现场。

土坑墓随葬器物。

瓮棺葬。

  战国时期,成都某村落,一幼儿因故夭折。父母悲痛之余尊崇习俗,将孩童置于绳纹装饰的平底瓮之中,并用圜底釜套接封闭,随后和其他夭折的孩子一起,集中埋于一块土地里。

  千年之后,这块特殊的墓地因考古勘探重见天日。12月26日,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处获悉,青白江区民强村战国墓地中小型土坑墓和瓮棺葬的发现,是成都首次发现未成年人以瓮葬的形式集中掩埋,表明成都在战国时期就有在墓地中单独分区、集中埋葬幼儿的习俗。

  一墓“牵动”一墓

  成年墓葬旁发现幼儿墓

  2018年6月,因项目建设需要,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青白江区民强村一工地进行考古发掘,一处战国时期的平民成人墓被发现。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在距成人墓仅40米左右的地方,又有了新的发现——一处集中掩埋的幼儿墓地。

  “根据分布来看,整个墓地可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墓葬共有9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度多在3-4.5米,宽1米左右,随葬有圜底罐、圈足豆等陶器,还有铜剑、铜矛等小型武器,以及铜印章、料珠等物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民强村战国墓地现场负责人李佩说,根据人骨鉴定,西区墓主基本为成年人。

  东区墓葬共有29座,包括土坑墓13座,瓮棺葬16座。“其中只有一座土坑墓为成人墓,其余土坑墓均为幼儿墓,人骨基本保存很差,多数仅剩牙齿。”李佩说,根据鉴定,这些墓主多为2—5岁的幼儿。除此以外,16座瓮棺葬则为两件陶器对接横置于简单挖成的墓坑中,瓮棺内均未发现人骨遗存,因此他们推测可能是婴幼儿的墓葬。

  两墓发现谜团待解

  瓮葬器皿或为死者生前所用

  “此前也有瓮葬的形式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但在成都,如此集中的未成年人单独分区掩埋还是首次发现。”李佩说,这表明成都在战国时期就有在墓地中单独分区、集中埋葬幼儿的习俗,这对研究战国时期蜀地土著居民的埋葬习俗以及丧葬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千年墓地重现的还有解不开的谜团,幼儿瓮棺葬所用器皿是专门为墓葬所制还是死者生前所用就是其中之一。“首先,墓葬中的器皿本身就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件有区别,而从随葬品来看,墓葬中没有那么大的陶器,因此我们猜测这些瓮葬器皿或许是专门为瓮葬特制的。”李佩说,但由于周围暂时没有发现当时居民的生活遗址,所以无法作最终判定,“一旦具体遗址发现,就可依据遗址中的器皿推断出当地居民是否在生活中使用类似瓮葬器皿,从而开展进一步研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现场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考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套箱搬迁工作,相关出土文物将被转移至实验室进行下一步修复研究。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