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两年前,浙江温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市场主体达114.8万户,在册企业总量突破30万户、增幅居浙江省首位。
一边是互联网企业“大咖”,另一边是“青蓝新学”班级学员。近日,温州民营经济学院组织新生代企业家来到西子湖畔,与知名企业家共话数字经济发展。
“青蓝新学”班设在温州民营经济学院,专为温州新生代企业家量身打造,首创长训班机制,每届吸收40名学员,学制3年。在温州民营经济学院,当地党政干部和企业家“同在屋檐下学习”,旨在助推民营企业家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中实现蝶变。两年间,温州成立民营企业家“新时代讲习团”、出台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意见、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推出“三清单一承诺”制度,推动形成“办事不求人”的新风尚。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告诉记者,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对温州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温州要在创新中破题,在转型中发力,先行先试,树起民营经济发展的标杆。
每年的11月1日,是“温州民营企业家节”。记者了解到,温州的民营企业家与温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建立了微信群,有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反映,实现无障碍沟通。
“在温州,政府部门的服务非常到位,甚至经常想在企业的前头。”奔腾激光董事长吴让大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度出现资金链紧张状况,相关部门得知后,很快匹配到“金融12条”优惠政策,仅两天时间就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今年上半年,温州落实企业减负纾困“惠企28条”“稳经济32条”“金融12条”等系列政策,累计向6841户企业发放首次贷款282亿元,金额同比增长64%。今年已为企业减负36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6倍。
温州在改革开放中占得先机,也更早面临转型阵痛:产业结构单一、核心技术缺乏、传统制造盛况不再。今年以来,温州启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和千企智能化改造行动。上半年部署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新增智能化改造项目881个、“上云”企业5258家、工业机器人1416台、5G基站4812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厚积薄发,峥嵘初显。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从规划走向建设;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大唐5G、北斗产业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温州;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等38个创新载体,31家市级以上创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46家市级以上孵化平台纷纷落地。今年前8个月,温州新招引落地创新型重大科技项目数达年度目标的112.5%。(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平)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