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指出,随着湾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梯度转移,贵州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得到凸显、产业势能在加快集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新构带来发展空间,贵州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迎来新机遇。
贵州是能源省也是重点生态保护省,出台的《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下一步将聚焦“基础能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业、优质烟酒、大数据电子信息、清洁高效电力、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新型建材、基础材料”十大工业产业,并且明确要做大做强、形成优势。该方案提出:到2022年,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新型建材、现代化工、优质烟酒产业要实现2000亿元级;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产业迈上千亿元级台阶,培育一批在全球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贵州省的产业培育战略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互补。
贵州以大数据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引领,即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已实现阶段性发展成果,其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由0.3%增长到1.9%,电信业务总量增速连续两年达到140%,电信业务收入增速近两年均处于全国前列。到2022年,贵州全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全口径)将达到600亿元。根据计划,将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智能终端产业,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把“一云一网一中心”作为重要载体,建立服务民生加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一个600亿级、三个100亿级产业集群。更好地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大湾区而今已有引领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研发基地,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贵州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贵州能源富集和降低能耗的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大湾区不仅具有互补性,而且极具吸引力。
在清洁能源方面,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电力装机容量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14位。其中,水电排第4位,火电排第13位,风电排第15位,光伏发电排第23位。这是贵州的能源优势,是对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平台优势,是贵州融入大湾区发展的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看,贵州不仅表现出了与大湾区发展的互补性,而且对大湾区产业链的形成与空间布局明显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同构价值。
在生态特色食品方面,2019年上半年完成产值510亿元,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贵州作为大湾区长期以来的农产品基地和出口通道,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市场条件、空间优势和分工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徐惠喜)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