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河北平泉:脱贫不返贫 全力奔小康

2020年08月20日 07:24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孙世芳 杜芳 吴浩

  “果树满坡,暖棚成行,山顶风景林,映美家乡。轿车代步,机械插秧,产居一体,网络电商。人们在党的领导下生活,生活在辛勤的劳动中变样。”在河北省平泉市,老百姓吟唱着产业发展新图景,饱含着对小康生活的赞美。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扶持县,平泉自然资源禀赋相对贫乏,“七山一水二分田”,一方水土富不了一方人。30多年前,不甘落后的平泉人,从一颗小蘑菇开始,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今天,食用菌产业成为平泉的金字招牌,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平泉市委书记董正国说,多年来,平泉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培育品牌与扶贫开发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化一体”协同推进,终于把食用菌这个不起眼的产业,培育成最具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最完整、辐射带动能力最强、农民从中受益最多的农业支柱产业。平泉正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夯实发展根基,巩固脱贫成果,全力奔向小康。

  脱贫致富,产业兴旺是基础

  最近,平泉市桲椤树镇李家庄村的王秀艳忙得不可开交。她承包的10个大棚菌菇长势喜人,已经收了四五茬,公司统一收购,销路根本不愁。

  “想不到生活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秀艳说,几年前,她还是村里的贫困户,靠打零工和种几亩玉米地维持生计。现在,她学习新技术,承包现代化的种植大棚,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还成为帮助他人就业的带头人。

  产业扶贫,既要夯实产业基础,又要让贫困户参与进来。以大棚种植为例,建一个棚至少四五万元,还面临技术难题和销售风险,贫困户虽然想种,却被资金、技术等问题吓了回去。针对贫困户分布零散化、无资金技术、无产业依托、怕赔钱风险的实际,平泉市探索实践了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的“三零”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平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秦凤彬介绍,以食用菌为例,食用菌生产园区赊给每户2万个菌棒,并无偿提供菌棚及配套设备,待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后收回欠款。在过程防控上,产前菌棒生产、产中技术把握和产后产品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全部由企业承担,贫困户只负责通风、浇水和采菇等低风险环节工作,获取稳定收益。

  如今,平泉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集科技研发、高端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品牌打造的全产业链。全市食用菌基地面积达到6.5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产规模达到6.4亿袋,产量60万吨,产业链产值达到78亿元,直接带动8000多户、16000多名贫困群众脱贫,户年均增收2.5万元。

  扶贫协作让平泉扶贫产业发展获得了宝贵机遇。2019年以来,平泉借助天津扶贫资金1.3亿元,通过资本入股和资产收益等多种方式,吸引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撬动社会资本18.4亿元推进项目建设。

  “四两拨千斤”,产业大发展。除食用菌外,设施蔬菜、经果林等富民产业也纷纷兴起,这些特色产业提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8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4.5%。“山顶绿树盖帽、山中果树缠腰、平地菌菜唱主调”,成为平泉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7年,平泉就实现了脱贫摘帽。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的要求,真正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我们提出要持续巩固三年,创新实施全民素质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全民致富工程,让老百姓富脑袋、壮身板、鼓腰包。通过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贫困户由‘政府管’变成‘产业管’,让贫困户个个有事做、家家有活干、生活更富裕。”平泉市市长曹佐金说,通过产业兴旺,为平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旧变新,城乡融合补短板

  平泉地处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一些深度贫困人口散居在深山区、贫瘠地区,村庄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要素匮乏。如何实现这部分群众持久稳定脱贫,事关脱贫攻坚全局,对平泉是不小的考验。

  从2011年起,平泉在河北省率先实施中心村建设,把偏远山区的人口有序转移出来,集中居住,集中力量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集中配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并把腾退的土地用来发展产业,从“根”上化解制约城乡统筹的难题,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桲椤树镇桲椤树社区是河北省最大的农村社区,通过集中居住社区和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原来分布在33个自然村中的2730户11829名村民,在桲椤树社区实现了集中居住、就地转移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之路。

  2017年,毛家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樊中告别了居住30多年的老瓦房,搬进了桲椤树社区107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新房。他坦言,脱掉泥鞋换拖鞋,摆脱烟熏火燎享受统一供暖,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幸福指数全面提高。“日子越来越好了!”63岁的樊中依然干劲十足,他和老伴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种植黄瓜和豆角,一年两季纯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还能享受扶贫资金的入股分红。

  如今,漫步在桲椤树社区的农民新居,但见楼房成片、绿树成荫、街道宽阔,高标准的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解决贫困户搬迁后的就业问题,一批食用菌、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等产业园区在村民家门口兴建,贫困群众搬迁、就业两不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有劳动能力的,我们强化林果、大棚等到户产业。针对劳动能力比较弱的贫困户,我们强化就业开发,设立生态护林员、村级公益岗等扶贫劳务转岗,实现1858名弱劳力稳定就业。针对无劳力的,我们强化收益保障,创新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累计帮扶贫困户1930户,实现户年增收3000元。”平泉市桲椤树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海平介绍。

  作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地区,平泉率先完成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改革,实现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三级联网、互通互联,全市城乡居民“出门有路、抬脚上车”,打通了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最后一公里”,缩小城乡差距,提升百姓幸福感。

  “桲椤树镇在平泉市最南端,距市区60多公里。现在单次乘车费由原来16元/人降至8元/人,平均日出行700人次,比过去增加了68%。”镇长姜凤岐说。从整个平泉市来看,村村通公交的实现,惠及群众40万人次以上,群众出行费用比原来平均降低50%。

  桲椤树村妇联主席王风华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好的产业项目和人居环境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返乡,现在村里40%左右的年轻人选择留下来创业就业。新农村社区不但是老农民的新家园,更是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新天地,这里萌发着现代农业的种子,孕育着新农村发展的希望。

  健康生活,身心拔“穷根”

  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

  “别看村民现在生活不错,一旦生大病、重病,很容易因病致贫、返贫。”平泉市扶贫办主任鲁文学说,最高峰时,平泉因病致贫、返贫比例高达47%,有些村镇比例高达90%。

  欲拔穷根,先除病根。为了阻断因病致贫返贫,2019年起,平泉市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0万元,为45岁至64岁城乡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去年,有10万城乡居民享受到免费体检,检出病例4.5万人次,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未病先防、小病先治”的目的。

  为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平泉市在全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费用的基础上,安排市级财政资金780万元,为3.5万名贫困人口和贫困边缘人口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500元的部分,按照60%的比例获得报销,使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费用总额的10%。

  正是得益于健全的医疗保障,北五十家子镇槐鹿沟村村民薛玉轩才没有被疾病重负压垮。在身患重病治疗费用高达10万元的情况下,基本医疗报销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解决了大问题,最终个人仅花费6000元。

  壮了身体,平泉的农民还要“富脑袋”。近年来,平泉推出“志智双扶”,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尽快提升群众的思想观念、发展技能和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从思想上斩断“穷根”。

  “以前村民思想观念落后,主动脱贫意识差,现在通过抓学习教育、搞示范引领、安排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村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由‘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鲁文学说。

  “小山村里走来农民国旗班”,这事发生在平泉市榆树林子镇嘎海沟村。每逢重大节日,农民国旗班穿着统一服装,迈着整齐的正步,举行隆重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当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常使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在平泉市南五十家子村的驿站戏楼,村民经常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把村里积极向上、勤劳致富、孝敬父母的鲜活典型搬上舞台。通过文艺形式,讴歌道德模范和身边榜样,先进文化进了村,文明生态入了户,新思想入了脑。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美好生活的起点。虽然是山区农村,平泉的乡土文化却不只有下里巴人。在驿站诗歌小镇南五十家子村,乡村野夫尽识韵、耕田之手弄文章。“我们办了自己的村刊《驿站诗歌》,建起了有180人的诗歌创作微信群,有些村民别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能创作出非常优美的词曲。”南五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霍建军说,在诗歌中,村民用饱满的热情讴歌新时代、祈福新生活、感恩党的领导、感念政府的扶贫政策。

  除了用文化教育感化规范村民言行,南五十家子村还针对村规民约出台了激励约束机制。村规民约以“小红本”口袋书的形式发放给每个村民,里面清晰而又简练地列出20多条书面约束,既有关于务工维权、兵役登记、选举投票等权利义务清单,也有教育子女、孝顺老人、邻里友善等道德方面的规范。

  “‘小红本’已经成了村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大伙对村规民约认知度很高,违背村规民约的行为要上曝光台,而对于道德模范典型,村里会敲锣打鼓进行表彰奖励。”南五十家子镇党委书记苏振忠称,村规民约进一步提高了村民自治参与度和认同感,村民加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促进农村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

  合作经营,荒山变“金山”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随着时代发展,光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农户稳定增收,也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方向。

  2017年,平泉成功列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而早在2014年,南五十家子镇后甸子村就开始了试点探索。

  后甸子村共有403户、1280多口人,耕地面积570亩,林地面积490亩,荒山面积1100亩,人均不足半亩耕地。以往大田作物种植并没有给村民带来明显的收益,大量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或经商,村内劳动力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有抛荒现象。

  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14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的带领下,后甸子村从土地入手,按照“确权确股不确地、流转不流失、承包权变股权、权益有保障”的思路,整合全村土地资源,整村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发动全体村民以地入股组建了后甸子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打造2000亩绿色有机的生态果品基地。

  李金山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土地的集中流转实现了由“分散种植”到“集约经营”的转变,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使用和生产管理能力。不但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干而干不了”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抗风险能力,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得到充分释放。

  为实现合作社村民共建共享、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后甸子村采取人口股、土地股、资金股形式,全体村民人人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人人都有股份。合作社采取“226”收益分成的模式,即经果林收益的20%用于土地分红、20%用于村集体公积金积累,60%用于人口分红。对于平地、坡地、荒地,合作社给予村民每亩800元、500元、300元不等的土地流转费。“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村民真正实现稳赚“三金”。

  通过改革,集体资产折股到人,经营收入按股分红,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更加关注集体发展的利弊得失,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村民积极主动参与村里事务,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李金山说。

  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后甸子村果树遍布山岗,荒山已然变成“花果山”。全村共栽植果树2000亩、15.8万株,共7大类、32个品种。冬春季节有大棚樱桃、葡萄和油桃,夏季有李子、桃,秋季有南果梨和苹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百姓们苹果下来分苹果,土豆下来分土豆,今年计划再养点猪,让村民吃上最安全的猪肉。”在李金山看来,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一人,要全体村民都要享受到发展成果。“脱贫致富要不看人均看人人,我要带领村民实现‘人人收入超万元’的目标,让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金山’。”

  如今,后甸子村正在设计休闲观光和采摘项目,配套建设农产品种植养殖体验园、农家乐饭店、儿童游乐场等设施。三四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预计年产值可达1600万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孙世芳 杜芳 吴浩)

(责任编辑:刘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河北平泉:脱贫不返贫 全力奔小康

2020-08-20 07:24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