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光明日报记者 李睿宸 张青 孙云清
7月13日,记者一行来到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的茅台渡口,刚刚经历一场降雨的赤水河水色赤浑,从上游奔腾而下。立于江畔,不由想起《长征组歌》里的那句“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80余年前,经典战役四渡赤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央红军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遵义长征学学会仁怀分会会长穆升凡介绍,当时,敌方调集了包括湘军、川军、滇军和嫡系中央军部队在内的约40万兵力,对只有3万多人的红军进行“围剿”,双方力量对比悬殊。1935年1月28日,红军与川军在土城发生激战,因敌情侦察有误,红军深陷被动战况,不仅没有达成北上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既定目标,反而面临即将被敌人“围剿”的危险。
关键时刻,毛泽东果断决定:撤!他带领红军撤出土城战斗,转而西渡赤水河,由此,四渡赤水的战役大幕缓缓拉开。
1935年1月28日晚至次日凌晨,红军主力部队一渡赤水,其后于云南的扎西地区进行集结整编。此时,由于敌方黔北地区的防守兵力十分空虚,毛泽东便利用战机,指挥红军战士杀了个回马枪,在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进军黔北。2月24日,遵义战役打响,红军占领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又8个团,同时还缴获了大批的军用物资。
遵义战役的失败让蒋介石深感奇耻大辱,便飞抵重庆坐镇指挥,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等地。
敌人的重兵围攻并没有打乱红军的阵脚,毛泽东将计就计,让红军佯装在遵义徘徊,引敌深入。而敌军蜂拥而至时,红军在遵义茅台镇及其附近地区三渡赤水,在白天“大张旗鼓”地渡河,将敌人向西引入川南。敌军果然再次将兵力部署于川南。此时,毛泽东以一个团伪装成主力部队继续西进诱敌,但真正的主力部队却隐蔽、迅速地从各路敌人间隙中穿过,中央红军便顺利地从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河。此后红军一路向南,顺利渡过乌江,兵临贵阳,继而挺进云南,成功甩开了敌人的包围。
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曾在1960年访问中国,那时他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但毛泽东却认为四渡赤水才是他的得意之笔。
“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完美操作了一出声东击西的运动战,‘走’‘打’结合,敌变我变,以少胜多,终于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剿’,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穆升凡说。
四渡赤水让红军在长征中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全体指战员在危急关头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的精神更是擘画了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
在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记者见到了经历了四渡赤水的红军宋加通的孙子宋安华,在他的记忆里,祖父是一位对革命怀揣坚定信仰的战士。四渡赤水前后共持续了两个多月,经历了大小激战多次,那时流落在川黔边境的负伤的红军战士陆续来到淋滩,宋加通就是其中一员。那时他身负重伤,只得留在当地养伤,伤好后,他修建起一座悬山式的小青瓦顶木房屋,正是在这里,中共地下党淋滩红军支部成立了。这支由掉队的红军战士组建的红军支部,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直到全国解放。
星星之火,永不熄灭。怀揣着革命信仰,宋加通和战士们始终没有忘记使命,而在长征路上继续前行的红军战士们在危急时刻,巧妙地穿插于敌人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变被动为主动,延续并壮大革命的火种,四渡赤水这场战役也永久地写入共和国闪亮的红色记忆中。
(光明日报贵州遵义7月13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4日 01版)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