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全国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展开探讨。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对长周期的原创性研究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基础科研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对中国实现“领跑”世界前沿科技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认为,如果基础研究跟不上,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将会进入瓶颈。要想在“总机关”问题上摆脱“卡脖子”的困境,必须要从顶层设计上有明确长远规划,必须在举国上下拿出“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决心,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打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孟安明认为,我国对于自由探索性研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自由探索性研究可以开拓出新的前沿、开拓新的热点、开拓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为未来现实需求性研究开疆拓土、指引方向。他建议国家多渠道增加自由探索研究的经费,将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量向小众科学、自由探索性研究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科协主席饶子和认为,要尊重基础研究的特点,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研究思路、方法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不能盲目鼓励基础研究实验室开展转化工作,而应鼓励基础研究做深、做透,再由国家和相关机构推动下游的企业参与转化。既要让基础研究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也要引导制造业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有效反馈和投入,形成两者和谐良好的互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认为,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我们需要合理协调、引导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上的投资规模,保证三类研发活动的协同发展,才能提高研发活动的整体效率。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赖明认为,近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快速增长,但研发投入的规模、强度和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GDP的0.12%,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导致创新驱动发展缺乏核心动力。对此,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做过多次调研,发现国内大多数企业研发动力明显不足,特别是很多大型国企、央企的研发投入与其庞大的营业额相比微乎其微。另外,随着近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滑,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增幅持续回落。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央企的科技创新动力和能力,任重道远。
针对我国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不足、创新基础不牢等问题,赖明建议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持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GDP中用于研发活动的经费比例。“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同时,引导大型国企、央企发挥行业科技引领示范作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民营企业的合作。”赖明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