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其自主研发的PET-CT设备。 本报记者 杜 铭摄
如今,大健康产业正在快速升温,各路资本纷纷抢滩。发展大健康产业,虽然有助于补充公立医院服务的不足,但同时也面临着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的难题。这个朝阳产业在面临黄金发展机会的同时,更需要“慢工出细活”,要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能过分强调产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
日前,以“科技引领、健康未来”为主题的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举行。展会期间,泰康保险集团与武汉市政府共同发起了200亿元规模的大健康产业基金,将重点投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健康养老3大领域。湖北省副省长万勇介绍,武汉将打造第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谋划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是否真的站上了风口?未来的产业发展又将呈现何种局面?
“未富先老”成最大挑战
“老龄化既带来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健投首席执行官刘挺军说,一方面,娱乐、教育、医疗、养老将成为消费升级最核心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医疗开支将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5倍到8倍。老龄化问题呼啸而至,“未富先老”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瓶颈。以美国为例,3亿人口拥有30万亿美元养老金,我国近14亿人口的三大支柱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年金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加在一起还不到10万亿元。同时,商业保险在整个健康体系的支付中只占了不到2%,比例严重失调。
除了钱的问题,我国医疗健康体系在供给端也存在着结构性失衡。“过去20年间,增量主要用在医院建设上,扩大了综合医院的供给。但在高水平的全科医学、后端的养老康复这两方面,供给却严重不足。”刘挺军说。
“中国的医疗体系解决了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实现了广覆盖。但医疗资源仍十分紧缺,不能满足更广泛、中高收入群体的需求缺口。同时,医疗体系还没有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老龄化所带来的以慢性病为主导的阶段。”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表示,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助于补充公立医院服务的不足。
“我们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
产业不是“遍地黄金”
万勇介绍,在政策端与需求端共同驱动下,我国医养健康产业在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黄金增长阶段。不过,产业投资却并非一帆风顺。“以泰康集团为例,12年前,陈东升提出投资健康养老产业时,遭到其他高层反对,原因就是这个行当不太挣钱。”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裁纪琼骁说,即便在今天,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杀入养老健康产业后,也很难赚到快钱。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考验着投资者的耐心。大健康产业并非想象的那般“遍地黄金”。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医疗并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其中既有政府对医疗的管制,也有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还有医生的短缺以及诊断服务的非标准化等问题,即便是风头正劲的互联网,也颠覆不了医疗的本质与逻辑。
产业政策的变化,是政府管制的体现之一。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飘扬表示,“4+7”带量采购政策出台后,加剧了行业竞争,资本市场感觉到了风险,沪深两市的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下跌了3000多亿元,因此行业自身的规范性建设刻不容缓。
医疗人才短缺,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阻力。北京瑞尔圣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其芳表示,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共有20.9万人,每万人口仅拥有全科医生1.51人,远低于美国每万人口拥有23名全科医生的水平,缺口高达50万人。
由于医疗行业高度依赖医生,我国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又相对匮乏,这就带来了较高的管理成本,很多民营医疗机构为了招揽和留住人才不得不想尽办法。比如,爱尔眼科通过建立合伙人制度,将核心医生的利益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泰康则与众多高校、医院合作,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正在建设中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未来的医生已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了3年培训,确保开业时医生可以直接上岗。
“大健康产业是慢工细活,需要精耕细作,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能过分强调产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它既是朝阳产业,也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我们要关注大健康产业的普惠性和质量安全。”陈东升说。
巨大市场催生弄潮儿
当前,一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竞争优势的医疗服务企业早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熔说,其投资的安翰医疗自主研发出了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可代替传统的胃镜检查方式,最新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了消化道检查领域的领先企业。
正是由于我国巨大的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紧张的矛盾,让这些高科技企业找到了大健康产业的商机。孙飘扬介绍,过去国内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2%左右,现在可以达到10%到15%的水平。虽然研发投入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有的企业已经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例如,PET-CT等高端医疗器械长期以来被跨国企业垄断,价格昂贵,也使得诊疗费用居高难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敏介绍,正是针对这种局面,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全景扫描PET-CT设备。由于实现了对人体实时、动态的检查,能够真实呈现药物进入人体后,在血液中如何分布,将全身检查时间从20分钟缩短到15秒至30秒。
为了缓解医生资源紧张的矛盾,降低人工成本,企业也加快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医疗副总裁陈德平展示了一段“机器人客服”对患者开展电话回访的录音。“机器人客服”能实现并行拨打1000个回访电话,效率大大提高。
无独有偶,泰康在线武汉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推出的智慧客服机器人,1秒钟可服务8000人,可满足客户全天候的即时服务需求,将人工客服数量由预计的500名降低到了几十名,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杜 铭)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