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王恩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居中国三大攻坚战之首。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中国财经高官就防范五类风险,筑牢“防火墙”发声。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程丽华、刘伟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刘昆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地方债务风险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针对有声音担忧中国出现地方债危机,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亮出账本:到去年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债务余额和综合财力比例76.6%,远低于国际通行100%到120%的警戒线。
未来,中国将继续严堵违法违规举债“后门”,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刘昆表示,将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同时,官方还将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
——票据套利风险
1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历史新高,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多数。该现象会否带来资金空转和套利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回应市场关切称,经仔细研究后,“总的来说没有大规模空转或者套利”。他表示,虽不排除少数个例,但整体来看票据贴现支持了实体经济,且主要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但央行作为票据融资市场监管部门之一,有隐患不能不堵。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说,将加强票据融资利率和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联动和传导,对于可能存在的套利和资金空转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
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副主任翁杰明,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肖亚庆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 王骏 摄
——央企经营风险
国企降杠杆备受关注。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提醒,虽然央企负债率稳中有降,但由于市场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管理问题,各种风险仍会出现。各央企要根据自己行业特点、业务特点进行排查,把风险化解在苗头之中,化解在未然之中。
但肖亚庆也强调,防范风险“不是一刀切,不是一边齐”。比如通信行业,现在5G发展势头非常好,他们可能要多投资一点,这样也是企业自主行为,也是行业发展规律。
——企业“走出去”风险
随着“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其在海外投资经营难免遇到困难与风险。
对此,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将加强对外投资企业培训,提高国际化投资和运营能力。下一步,官方将在投资政策、合规经营、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加强培训,同时鼓励企业相互抱团,优势互补,集群式“走出去”,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谈及如何防风险,钱克明介绍,商务部已有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每隔一段时间更新完善各国家和地区投资政策、投资环境,包括投资风险。
——失信风险
失信问题频发,是当前中国全面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透露,去年来,官方加大失信曝光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大量失信行为得到纠正。比如,359万名“老赖”慑于联合惩戒履行了还款义务,各类案件执行金额超过4.4万亿元。
连维良表示,有关部门还将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对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真正做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完)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