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国城市信用监测基本实现全覆盖

2018年07月13日 07:05   来源:科技日报   

  利用大数据技术 实施综合评价

  我国城市信用监测基本实现全覆盖

  诚信建设万里行

  2015年6月,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建设“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全国各城市的信用状况。

  三年时间过去,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常务副总经理李润亮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该平台对全国661个城市进行7×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实现了全国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全覆盖。与此同时,从2017年起,每年公开发布《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蓝皮书。那么,全国城市信用监测的全覆盖是如何实现的?监测评价结果对我国城市信用工作具有怎样的意义?

  数据源自超万个网站的公开信用信息

  记者获悉,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按照五大维度综合评价全国各城市的信用状况,它们分别是守信激励和失信治理、信用制度和基础建设、诚信文化和诚信建设、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信用环境和营商环境。

  李润亮表示:“平台收集和监测了包括综合性媒体网站、信用网站和城市政府网站在内的10000多个互联网网站的公开信用信息,并纳入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相关数据以及城市报送的数据。”

  监测精准度可提升,制度保障待加强

  截至2017年底,全国城市失信事件比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的监测评价结果得到广泛应用,监测评价结果已经纳入信用示范城市评选指标体系,并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等国家级城市评选的参考指标。

  然而,城市信用监测目前还面临许多难题,比如信用信息的完善程度还制约着监测评价的准确性。“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信用行为记录不完善、信用数据的开放性不足,信用信息的共享不充分,所以,城市信用监测评价目前尚难精准反映城市信用状况,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力图做到最大程度的客观。”李润亮还表示,监测预警与信用工作的良性互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信用监测的制度保障尚待加强。

  兼顾实用和公正,助力城市信用工作

  城市信用监测评价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城市的信用工作上一个台阶,因此监测评价模型设计和指标选择重点要求实用性和公正性。记者了解到,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未来将完成所有区、县、州以及相关行业的信用监测。

  据悉,该平台计划采用更为先进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城市信用监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的数据,如红黑名单、行政处罚、联合奖惩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城市治理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还计划借助GPU算力实现海量数据渲染,增加3D地图等形式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

  “下一阶段,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会持续跟踪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及重点工作,将适时调整监测指标,完善评价办法;同时,深化信用信息大数据分析加工,推动信用真正服务于城市治理;加强城市信用建设可视化展示,方便及时掌握情况;积极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完成更细颗粒度的信用监测。”李润亮表示,城市信用监测评价全面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将积极推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