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2日讯(记者姚进 通讯员孙荣刚 张伟革)7月11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十多名监测人员冒着酷暑,进行洪水过后的过机泥沙监测。他们兵分两路,测船在正在泄洪的坝前水轮机组引水口中采样,一路在机组蜗壳进入门和尾水锥管进入门前监测,采用LISST-100X现场激光粒度分析仪、水质现场测定仪、浊度仪等先进设备现场测定含沙量、溶解氧、浊度等指标,计算分析精益求精。经过连续3天的高强度作业,收集了大量实测数据,进行了过机泥沙颗粒矿物质成分和物理化学特性分析以及监测成果内业计算整理,高质量完成了今年首次监测。
2018年长江1号洪水期间,三峡电站34台机组全开运行,大机组水轮机在巨大水流的冲击下以每分钟75转的速度匀速运行。然而,含有大大小小颗粒泥沙的水流,在让水轮机组发电的同时,也对水轮机造成了冲蚀磨损,特别是高含沙的洪水对其影响不能小看。
为了摸清过机泥沙颗粒矿物质成分变化规律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水流泥沙对水轮发机组的腐蚀和磨损程度。1号洪水期间,监测人员在连续四天抢测洪水水文资料的同时,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三峡电站过机泥沙监测中,他们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把脉电站核心设备水轮机,服务水利工程。
这一长江委水文局进行了近十年监测与研究的项目,将为水库排沙调度和减小泥沙对水轮机的磨损腐蚀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也可对同类水库电站管理提供借鉴;作为长江水文发展理念之一的智慧水文,在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