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等方面进一步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不能止步,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压力测试,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
问:这次国务院新出台深化三地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背景?
答:国务院新出台深化三地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的大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出台深化三地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在多个领域深入开展改革探索,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同时,国务院是在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出台的广东、天津、福建3地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
一方面,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3个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各自总体方案中的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具备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条件和基础。
另一方面,是自贸试验区全方位开展差异探索的迫切需要。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高峰,对照国际最高标准,当好标杆,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方案。其他10个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群峰,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和区位优势,开展差别化探索,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在这种情况下,3个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不能止步,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压力测试,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更好完成中央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加光荣和艰巨的历史使命。
问:这次出台的深化改革方案侧重点有哪些?
答: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方案的侧重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加侧重对标国际规则。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都将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放在首要位置,不仅在贸易、投资、金融领域提出了符合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改革试点任务,更是专门提出了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及在知识产权、人才、土地等方面提出强化创新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符合当前国际各自由贸易区域竞争需要。
二是更加侧重差异化探索。3个自贸试验区的深化方案与之前的总体方案相比,不再一味求大求全,而是更加突出各自的独特优势,方案的差异性也更为明显,不仅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且其他改革试点任务也都围绕各自特色,积极开展对比试验和互补试验。
问:这些试点改革未来可能给全国的深化改革带来哪些影响?
答:一是有利于全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例如,深化方案中的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政策,精简口岸管理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能够为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出可行路径,并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贸易监管体系样本。
二是有利于全国形成高标准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例如,深化方案中的从企业开办、施工许可、产权登记、信贷获取、投资者保护、纳税、破产清算等方面梳理和对标,查找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也是在为全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找准着力点。
三是有利于全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例如,深化方案中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措施、多元化智力支持的人才措施等,都将有力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为全国范围内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四是有利于全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例如,深化方案中的“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标准化等,为未来全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了良好开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