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宜未雨绸缪 勿临渴掘井

2018年01月31日 07:4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防止“明斯基时刻”到来,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党的十九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防范金融风险被一再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未来3年三大攻坚战之首,并明确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须认清现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在内外多重压力下,金融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违法违规乱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既要防“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更须究其根本。高杠杆是我国宏观金融脆弱的总根源。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个别地方政府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形成隐性债务,累积起来的风险不容忽视,是必须严加防范的“灰犀牛”。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还须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我国自2015年以来实施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新机制,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目前,新机制运行顺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针对隐性债务,须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担保法,坚决刹住无序举债之风,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持谁举债、谁负责,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打消地方政府举债的道德风险,积极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针对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影子银行等问题,2017年多项政策密集出台,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控制杠杆率、禁止过度期限错配、严禁监管套利等。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压缩同业投资,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大力整治违法违规业务,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清理规范金融控股集团,有序处置高风险机构,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等,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硬性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在整治ICO、现金贷之后,仍须注意各类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新苗头,并加强相关监管的制度建设。此外,房地产泡沫化风险短期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仍需防范风险抬头。

  “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方向已经明确: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今后3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和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陈 原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