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对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并积极建言献策。
重点领域当重点防范
“金融业要注意防范股市和债市风险。”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表示,股市要严厉打击兴风作浪的金融“大鳄”,从严监管;债市相关的风险怎么认识,还要进一步探讨并采取必要的对策。
同样需要关注的领域是房地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指出,2016年银行贷款有大约四分之一投向了房地产。“房地产泡沫风险也是经常提到的一个风险,银行业对这个事情非常关注,也非常认真地进行分析。”对于房地产金融的风险,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从银行角度来说,更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既不能出现巨大的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出现巨大波动。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防控金融风险,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后,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和有针对性的手段密集出台。今年2月24日,因违规使用保险资金,前海人寿及相关责任人遭到处罚;针对房地产“泡沫”风险,2月1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4号文”,对各类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进一步规范;2017年第一季度,央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同时,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银监会强化了对理财资金的管理,等等。
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我们的金融产品还不够多样化,金融应该提供的服务不足,在风险防范机制的形成上还需要作出努力。”贾康委员分析说,要把金融放在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大系统里,确切地认定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表示,为化解存量不良包袱,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银行应加大清收力度、加快不良资产转让、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等举措进行不良贷款处置。
“在金融创新发展方面要下更大的决心、作出更加有效的努力。”贾康委员认为,金融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应该形成一种无缝对接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体系。“这种‘多样化’的实际表现,应该是使各种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融资需求,都能得到对应的金融产品支持,‘三农’应该有金融产品的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也应该有相应的金融支持。要通过金融改革,把金融体系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抑制和防范各种风险。”他说。
数据显示,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不良贷款率1.74%。代表委员们认为,必须清醒认识金融风险的新特征、紧迫性与复杂程度,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金融体制,同时加强金融监管,综合施策。有的代表委员认为,金融行业必须持牌经营是监管的底线,对现在尚未取得许可证的各类金融业态、游离在监管之外的金融行为,有关部门也要迅速作出判断,强化监管。
监管要紧盯市场变化
与过去相比,当前金融业态发生了诸多变化,各种跨市场混业经营现象突出,这使得诱发金融风险的因素复杂化、多元化。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冰竹表示,随着不良贷款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性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不断积累,防风险的挑战更加严峻。从长期看,防控金融风险仍有赖于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当前,金融混业、跨业经营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分业监管不能触及和覆盖的领域,存在监管真空和漏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认为,要加强国家金融安全的顶层设计。同时,有关部委办局在金融风险预测、分析、评估和防范方面,应形成常态化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机制,制定金融风险应急响应机制,发挥综合防范金融风险的“拉网式”安全平台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在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宏观环境要保持松紧适度,货币政策要做到不松不紧,因为过松、过紧都不利于市场发挥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为维护价格和产出稳定、金融稳定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业自身也应提升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郭树清代表表示,房地产市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差别巨大,不同城市、不同地方的房地产风险情况不一样。在金融调控方面,希望银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稳健、审慎地把握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投放,包括对开发商和居民个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吉蕾蕾 刘 畅)
更多报道请见 “稳中求进 团结奋进——2017全国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