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先才陶艺馆内,欢声笑语不断,不少游客正在制作陶艺作品。店主母先才不停地穿梭其中,为游客提供指导。
“没想到这老手艺还能再次焕发生机。”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已传承有百余年,也曾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张,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甚是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节假日还要接待不少现场体验陶艺制作的游客。
“这都得益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母先才说,现在传承传统手艺,不仅钱袋子鼓了,花茂村也旧貌换了新颜。
花茂原名“荒茅田”,曾是个鸡鸭满地跑、尘土漫天飞的贫困村,群众出行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增收难,外出打工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4年以来,花茂村抢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的机遇,在全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迎来了山乡巨变。
据了解,花茂村近年来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累计整合资金2.4亿元,全面改善了村里的水、电、路、讯、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游客服务中心,核心区域还实现了免费WiFi和“天网工程”全覆盖,既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同时,花茂村积极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以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元素为基调,新改建黔北民居880栋,既保持了村庄传统风貌,又结合了现代化元素,与青山绿水浑然天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漫步花茂,老木屋、石板路、土院墙、稻草垛……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得益于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浓郁的乡土风情,花茂村的“乡愁经济”呈现井喷态势。2017年,该村接待游客数量约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3000万元。
同时,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产业形态也在花茂如雨后春笋般地“长”了起来。目前,该村的农家乐、乡村旅馆达22家,特色小吃店28家,乡村旅游带动300余人就业,2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也回到村里,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村民们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以前,大家都想跑出去,总觉得外面日子好过,甚至把房子卖掉也要出去。现在,大家都想着如何在家门口发展。”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说。
据花茂村委会主任助理徐存丽介绍,该村的年轻人现在多数在村里就业,有开旅游观光车的,有当餐厅服务员的……“月工资大多在2000元左右”。
而那些继续“留”在地里的村民,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土地也有了新种法”。花茂村委会主任彭龙芬告诉记者,“以往村民以种粮食为主,主要用于自己食用和养殖。如今则种的是有机瓜果蔬菜,卖给游客或者农家乐,一亩地的收入翻了几番”。
如今,花茂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48户、162人,其中绝大多数已属于“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群体;2017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0万元。
“对我们而言,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还是脱贫,要让贫困人口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确保同步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这是潘克刚最近想得最多的问题。
比脱贫更为长远的是实现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潘克刚表示,花茂村要在产业上做足文章,既要制定好规划,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也要做好土地的文章,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让村民的增收渠道更多更稳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花茂,这个曾经的穷乡僻壤,如今苦尽甘来,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未来还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变成乡愁更加浓厚、百姓日子更加富足的现代化农村。(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相关专题:领航新征程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