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减税效应”加码激发创新活力

2017年10月30日 13:5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年内有望减税达千亿

  “减税效应”加码激发创新活力

  减税红包惠及实体经济,数据显示企业加速升级换挡

  今年以来,增值税简并税率、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陆续落地,减税效应不断加码。《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多方采访获悉,减税红包已惠及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多重效应开始显现。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年内就有望减税达千亿规模,制造业企业成为最大受益者,年减税额预计超600亿。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邓勇日前介绍所得税优惠政策成效时表示,为加大小微企业税收支持力度,从2017年度起,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在政策实施后的首个纳税申报期,就为企业减税34亿元。

  此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有效降低税负、增加企业现金流的同时,有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产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预计2017年度,这项政策的减税额将突破1000亿元,在所有享受减税优惠的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60%,成为该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年减税额预计超过600亿元。

  对此,实体企业感受深刻。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三”)财经管理部税务及内控总监蒋浩告诉记者,新华三的发展道路和税收政策的导向密切相关。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到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企业均享受到了满满的政策红利。

  据介绍,2016年该企业共计办理软件产品超税负退税4亿元,享受了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0%所得税优惠税率减免所得税额3.64亿元。一笔笔“真金白银”优惠的落实,充分唤醒和激发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的发展动力,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斐然,截至2017年6月底,专利申请总量超过7500件,其中90%以上是发明专利。

  而另一方面,去年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让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溢带动效应更加明显。新华三集团策划部总监万宁娜表示,全面营改增后,行业抵扣链条被打通,企业只需专注于核心生产力的提升,一些诸如宣传、品牌推广等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如今,新华三集团100多亿的体量内,生产几乎都是外包,目前已经拥有4000家合作伙伴,带动了区域内、行业内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谈起企业4年前面临的那个“生死时刻”,浙江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松根至今仍感叹不已。2008年起,他陆续斥资6亿元,进口了16条25兆瓦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但2011年后,在欧债危机和反倾销风波的冲击下,中国光伏出口严重萎缩,产品价格接近零利润,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当年大家是一拥而上的上规模,根本没静下心搞技术升级,所以外部环境一变化,我们瞬间就被逼到了倒闭的生死线边缘,当时我是整夜睡不着觉。”卫松根告诉记者,多亏国税部门帮助公司梳理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强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计入亏损后,以后五年内可用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额,鼓励企业尽最大能力进行研发投入,谋求新市场、新出路。

  痛定思痛,卫松根咬紧牙关,每月拿出销售额的3%投入技术研发,在工艺和设备改造上下功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2015、2016连续两年,累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到了1426.58万元。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逐步确立了技术领先优势,从而成功转型升级,经营转亏为盈。

  以浙江省为例,一大批新制造、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爆发,经济发展当中的新动能不断地壮大。而这种强劲动力背后则是五年间高达325.61亿元税收优惠大红包的落实。浙江国地税部门数据显示,浙江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税额从2011年的28.1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84.4亿元,年均增长高达24.6%。

  减税红包不仅助力了新动能的活力激发,传统动能也在加速改造提升。

  “从规模粗放型向高精尖技术型升级,确实挺难的。经营理念的转变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资金上的压力。现在企业不仅从之前的燃煤改成了天然气供能,连包装线都实现了‘机器换人’,生产规模和效益都有了大提升。”刚刚享受到7月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税的杭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熊海东说。

  企业轻装上阵带来的是经济活力的激发,数据显示,在国家支持“双创”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小型微利企业发展迅猛,数量已占到全部企业数量的80%以上。前三季度,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办小型微利企业保持在1万户以上。(记者 孙韶华)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