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沪港通、深港通开闸,境内证券公司“走出去”与成熟市场接轨……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扩大,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拓宽,资本市场国际化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6月21日,美国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全球新兴市场指数体系。MSCI在公告中说明,此次纳入A股的决定在国际机构投资者中得到广泛支持,主要由于互联互通机制的正面发展,以及中国交易所放宽了对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产品预先审批限制。
A股纳入MSCI指数是顺应国际投资者需求的必然之举,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性的信心,也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和监管水准的认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有利于优质大盘股价值的体现,对市场稳定将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推进去杠杆,对宏观经济是一件好事。
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其内生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对A股纳入MSCI指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沪港通自2014年11月份开通近3年来,总成交金额达5.59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额82亿元人民币,交易、登记结算、换汇和公司行为等各项业务处理正常,业务和技术系统运行平稳,整体制度设计合理,市场各方评价积极。
深港通自2016年12月5日开通以来,整体交易运行平稳。截至10月11日,深股通累计交易金额6248亿元,净买入1339亿元;港股通累计交易金额2820亿元,净买入675亿元;跨境资金整体净流入664亿元。
“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有利于加快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繁荣发展,以人民币计价、交易和结算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了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活力和影响力,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永冀表示。
除了资本市场宏观领域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步伐外,作为资本市场微观主体的境内证券公司通过“走出去”与成熟市场接轨,开展跨境业务,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为实体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投融资服务。
以中国内地最大的券商中信证券为例,2017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完成了其境外平台整合,把境外业务统一并入“中信里昂证券(CLSA)”品牌下运营,实现管理一体化,充分带动了跨境业务发展。中信里昂证券在美元债券做市业务、人民币债券成交等方面,均在中资券商中名列前茅;中信里昂证券在亚洲、澳大利亚、美洲和欧洲20个城市营运,业务覆盖经纪、企业融资及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在亚洲地区13家交易所拥有会员资格;其全球销售平台拥有超过41000位客户联系人,服务机构客户2200家。“中信证券坚持专业化服务、综合化经营、国际化发展、市场化管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表示。
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在其他诸多领域同样四面开花。支持境内企业境外融资,5年来股权融资达1317亿美元;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完成对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的入股;俄罗斯铝业成功发行首期熊猫债;借鉴国际经验,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责……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案例:深港通: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更进一步
经济日报记者 温济聪
“咚”!2016年12月5日上午9时30分,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时敲响开市钟和开市锣,“深港通”正式“通车”,深圳、上海、香港三地共同大市场正式形成,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又向前迈进一步。“深港通”是一座沟通深圳、香港两地证券市场的桥梁,是促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粤港合作、人民币国际化、香港金融中心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在沪港通成功试点基础上开通深港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他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才能保持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才能提高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才能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沪港通、深港通必将是两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汇集内地、香港和全球市场资本、技术、信息、智慧、文化,从而惠及内地、香港和全球经济发展。
深交所负责人表示,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深交所不断完善深港通制度建设,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推动深港两地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目前,深市创新型上市公司已成为独特的资产类别,受到境外投资者高度认可,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希望能通过投资深市上市公司分享中国经济转型成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