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走进陈列大厅,迎面一座雕像,名为“石破天惊”: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扣汉阳造步枪的扳机。枪口上方,一片白云蓝天。
90年岁月峥嵘,让我们回到那一夜的南昌,回到那石破天惊的一刻。
“用枪炮把这沉重的黑夜赶走!”90年前的南昌城,枪声在寂静夜空中响起,两万多名颈扎红领带、臂绑白毛巾的起义部队,对城内反动武装发起进攻。“整个南昌好像沸腾了,枪声砰砰,炮声隆隆,火光闪闪。”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从这一刻开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自己的武装,一路走向辉煌;从这一刻开始,一支新型军队以信仰淬火百炼成钢,一路走向胜利;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中华民族有了对抗黑暗的强大力量、实现梦想的坚强保障、走向复兴的胜利之光。
这样的成就,功在千秋。从武装斗争到建立政权,从守边戍疆到投身建设,军旗跟着党旗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这支队伍把功勋写在民族的史册。
这样的进程,气贯长虹。从神州陆沉、九原板荡而来,向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而去,声声枪响汇成浩荡铁流,障百川而东之。这支队伍护卫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家,昂首挺胸迈向未来。
倚剑长啸强军梦,铸就军魂向复兴。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1927到2017,不变的是嘹亮的军歌,不变的是鲜红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向前、向前、向前,人民军队吹响前进的号角,响彻复兴的征程。
(二)1900年,北京紫禁城,残阳喋血。大炮架在正阳门上,不可一世的八国联军举行了耀武扬威的阅兵,中华民族在这样的屈辱中走进20世纪。
2015年,北京天安门,艳阳高照。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铁流滚滚、鹰击长空,激荡光荣与梦想。
“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这样说。中国梦,强军梦。从鸦片战争、甲午惨败到辛丑之溃,从各路军阀逐鹿中原到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从日本全面侵华到朝鲜战争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山河破碎,谁主沉浮?生灵涂炭,谁堪砥柱?在中华民族由沉沦而复兴的征程中,强大的国防与军队至关重要。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十大元帅、十位大将……将星荟萃,气冲斗牛,尽一时俊杰。创队伍、争独立、求解放,大决战、大进军、大建设,老一辈革命家统帅百万雄师、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立常青基业,成不朽之功。
拨开历史的烟云,几份革命的檄文,至今读来,仍觉风雷激荡——
伴随南昌的枪声,《八一起义宣言》震撼神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七七事变后的抗日出征誓师大会,八路军振臂高呼:“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1947年的《双十宣言》,发出正义之声:“本军作战目的,迭经宣告中外,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
民族、国家、人民,为了这些至高无上的价值,这支军队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一部复兴史,也正是一段交织着悲壮和光荣、牺牲与奉献的强军史。枪膛中有国家的命运,弹壳里是人民的希望,人民军队的诞生和发展,源于革命的必然,源于使命的召唤,源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热切渴望。
90年,是铸魂的历程,一支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挺起复兴的脊梁。“赢得战争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三湾改编,确立“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的治军方略;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鲜明底色。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人民解放军,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军魂。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后,蒋介石曾检讨,相比于共产党军队,国民党军队是“六无”之军,首位便是“无主义”。在奋斗历程中,“党”这个关键基因,成为人民军队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让星火燎原,让脚步坚定。
90年,有冲锋的力量,一支队伍不畏艰难、一路凯歌,迎向复兴的曙光。历数次“围剿”仍红旗漫卷、行万里长征仍豪迈昂扬,折断了日寇的尖刀、战胜了国民党铁骑,跨过鸭绿江平息战火、蹲守猫耳洞戍卫边疆,在大漠深处布下练兵场、在浩瀚星空奏响《东方红》,面对洪流滚滚而无畏、面对山川崩裂而无惧,军旗猎猎,号角声声,90年峥嵘岁月见证军人浴血荣光。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伟大事业成就伟大军队,“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
七一,八一,十一。三个日子的先后顺序,看似偶然,却昭示历史必然:没有党,就没有人民军队;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紧紧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这是一支党的军队,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让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支有别于历史上、世界上任何军队的新型军队。
以党铸魂,以军强国。走在复兴之路上,镰刀锤头指引方向,八一金星照亮征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三)“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1930年8月,南昌起义后自江西远征广东东江的裘古怀,在就义前写下这样的遗言。是的,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90年来,那些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们,构筑起人民军队的精神殿堂,照亮了民族精神的星空。
这是习近平主席讲述过的几个故事——
1934年,长征路上,红军血战湘江,红34师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在押解途中,他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抗美援朝期间,一群刚放下步枪的年轻军人,几乎在登上战机的同时就飞向战场,以“空中拼刺刀”的勇猛战斗,创造了世界空战史的奇迹。
1984年,19岁的战士王建川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他在战场上写了一首诗给妈妈:“战士的决心早已溶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
赤子其心,钢铁其身,这样的战士组成这样的队伍:曾被日本侵略者视为“土匪武装”,却陷日军于汪洋大海;曾被国民党认为“一年期可削平之”,却把国民党军队赶出大陆;曾被美军当作“乌合之众”,却把美军打回三八线。人民军队战胜一个个强敌,成为世所公认“无法复制的军队”。
习近平主席重温鲜血与生命写就的故事,思考的正是奇迹背后的精神密码,追寻的正是90年回肠荡气的精神传奇。
我们不会忘记,这感天动地的牺牲。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之战,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坚守阵地,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伤亡60余万人。解放战争,26万子弟兵牺牲在五星红旗升起的前夜。新中国成立后,又有30多万官兵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光荣献身。丹心赤诚,铁骨铮铮,人民军队用鲜血写就壮丽篇章。
我们不会忘记,这甘之如饴的奉献。“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当年,一批批身处海外的科学家、学子,满怀豪情回到刚诞生的新中国。山川气度、云水襟怀,坚守戈壁隐姓埋名,白手起家建起国防工业基础。冲天而起的蘑菇云,如同华夏儿女扬眉吐气的惊天雷;劈波斩浪的大舰船,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的钢铁脊梁。
我们不会忘记,这热血铸就的伟业。上世纪50年代,十八军开路于悬崖、架桥于冰河,在亘古荒原、高寒冻土上筑出进藏路,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倒下。横贯天山的独库公路、渤海之滨的胜利油田、拔地而起的深圳特区……共和国的大地,处处有人民军队铸就的丰碑。
我们不会忘记,这军民一心的大爱。“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军队的血脉在人民,服务人民是我军始终不渝的宗旨。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汶川抗震、雅安救灾,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危难关头,“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有外媒评价:“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一次次抢险救灾中,人民深情赞誉:这是一支最好的军队,这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激荡,乃生长虹。这是在胜利和苦难中提纯的信仰,这是在奋斗与牺牲中砥砺的精神,比金石还要坚硬,比枪炮更有力量。董振堂、赵尚志,董存瑞、黄继光,雷锋、朱彦夫,杨业功、丁晓兵……90年来,人民军队写下一个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无畏、无私、无悔,大仁、大勇、大智,横贯于九天河汉,彪炳于万里江山。
(四)1953年2月,毛泽东登上“长江”舰,挥毫题词:“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之后,他又给“洛阳”等四舰写下了同样的题词。强大!强大!走进全军部队军史馆,这也是历任统帅题词中的关键词。
如今,中国航母已经驶向深蓝,“强军”二字,仍萦绕于中国军人心头。历史上的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现实里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国家的命运、复兴的征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军队建设的成败、国家安全的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是必须承担的使命。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并没有改变,铸剑为犁仍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大国地缘战略竞争激烈,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日趋猖獗。当此之世,强军兴军,才能保家卫国,才能为民族复兴筑牢坚强后盾。
这是必须面对的考验。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伊拉克战争到叙利亚战争,军事领域变化巨大、竞争激烈。美国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俄罗斯积极打造“创新型军队”,对信息、太空、极地的争夺战暗流涌动。当此之时,我们的军队要跟上潮流,必须向改革要战斗力。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累计有3.5万名中国的“蓝盔”战士驻守世界各地,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的维和军事人员最多。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美国《赫芬顿邮报》也认为,“一支守纪律、负责任和开放的中国军队绝非威胁”。
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提出新形势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号召全军“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擘画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备战打仗、军民融合发展等战略举措;要求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强军建设,“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2013年来,一支《强军战歌》唱响军营,“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唯强者进,唯强者胜,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五)2014年冬天,古田会议会址。习近平主席凝视着那盆似乎仍在熊熊燃烧的炭火,追寻我们当初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这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是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个古田会议,人民军队在这里重整行装再出发。
以历史为纵轴,以世界为横轴,知所从来,思所将往,定位了新时期的强军征程。一方面,90年的优良传统,融入这支队伍的血脉精魂,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中,再次激发强大力量?另一方面,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如何因应时势,建设一支强大军队?前者,指向赓续传统,以政治建军;后者,指向开拓未来,以改革强军。
“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在岭南演兵场,在阿尔山边防哨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的,是政治建军的重要性。这是一支有信仰、有灵魂的军队,为了人民而生,为了真理而战,凝聚在镰刀锤头的旗帜下,才有最坚强的意志、最坚定的决心、最坚韧的行进。新时期的强军之路上,军魂不变、宗旨不忘、本色不褪,才能筑牢立军之本、光大强军之道、培厚制胜之源。
“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我们不仅要通过改革赶上潮流、赶上时代,还要力争走在时代前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念兹在兹的,是改革强军的进度表。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先后成立;调整组建五大战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渐次展开;组织修订现役军官法,推进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优化军兵种比例,充实作战部队……有外国媒体评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彻底、最重要的一次军事改革,“解放军将变得更有效、更具战斗力和更精悍”。
有破有立,大破大立,不仅“动棋子”,而且“动棋盘”“动棋规”。几年来,渐次落地的改革措施,从“脖子以上”的重构开始,向“脖子以下”的手术迈进。“跨越”“红剑”“砺剑”“卫士”,从苍茫大地到碧海蓝天,数百场旅团规模以上实兵演习轮番上演。军队的规模更精干、编成更科学、布局更优化,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强军之路上,军容一振。
狠抓训风演风考风、推进当兵蹲连、严惩军队里的腐败,一些长期积累的难题得到了解决。“飞鲨”英雄张超,新时代“坦克兵王”郭峰,蓝天“金孔雀”余旭,维和烈士申亮亮、李磊、杨树朋……赓续优良传统,擦亮精神底色,这才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牢记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抓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在强军之路上,军风一新。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样的命令如定阵战鼓——“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这样的声音如催征号角——“我们必须到中流击水!”
(六)这是一条前后相续的血脉: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旗帜,在灾区飘扬;送别他们时,12岁的程强高举“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2017年,程强已经是模范空降兵连“黄继光班”副班长。
从黄继光到空降勇士,再到程强和他的战友们,漫漫复兴路,这一支雄师是民族的精神刀锋,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热血壮志,有“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的使命担当,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英雄气概。这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披坚执锐、视死如归的革命军人,标注中华民族的精神高程。他们以英雄主义的血性、集体主义的奉献,以永不言败的刚毅品格、为国为民的忠诚本色,激荡我们奋斗的热血,照亮我们前进的征途。
在复兴之路上,正需以军人英雄主义的血性,强健民族的心灵。当今时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让一些人萎靡了思想、消沉了意志、干涸了心灵,“软乎乎的幸福主义”和“懒洋洋的乐观主义”到处弥漫,甚至让一切都浅薄化、娱乐化。然而,那些涌动的热血却让人看到,英雄主义从未走远。皑皑雪山、茫茫草原,记录下长征将士的顽强与坚韧;朝鲜战场“像原木在移动”的队伍,书写“谜一样的东方精神”;1998年抗洪,年仅20岁的李向群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汶川地震,15名空降兵从4999米高度“盲降”,开辟出“空中生命走廊”……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
在圆梦征程中,正需以军人集体主义的奉献,确立价值的坐标。当今时代,在一些人那里,利益的考量大过道义的召唤,责任被稀释,理想被解构,信仰被放逐,很多人染上空虚、自私的“现代病”。人与人的联系变得稀疏,流动社会呈现出原子化的趋势。然而,那些无私的奉献却让人看到,责任依然闪耀、奉献依然崇高。抗震救灾,就着浑水吃泡面却毫无难色;卫国戍边,用牙咬开冻成冰块的牛奶充饥;抗洪大堤上“最美睡姿”,火灾现场中“最美逆行”,长江浊流里“最美潜游”……革命军人身上的英雄气、人民情,在利益与个人之外,为时代打开另一个精神的维度,让人看到个体的命运和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相连时,人生的境界将会多么宽广,人生的价值将会多么充实。
告别金戈铁马,散尽战火硝烟,今天我们可能已不再需要舍身炸碉堡、忘死堵枪眼。但新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军人的红色基因里,凝结着崇高的价值追求,积蓄起强大的精神能量,激励一个民族受命忘难、临阵忘惧、公而忘私,在复兴之路上披荆斩棘,扬得胜之旗、结必胜之果。
(七)“培之,别了,我们在红旗下聚齐,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是革命的红旗却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你伸出双手,来迎接我们的胜利吧!”这是王若飞烈士给妻子的诀别信。
红色的旗、红色的血、红色的心——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给中国带来的色彩,如此鲜艳、如此夺目。
又一个8月将至,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人民军队最早的一面军旗,依然鲜红如初。南海的西沙群岛,中建岛上一面红旗高高飘扬,几十个守岛官兵守卫不灭的精神图腾。90年前南昌城内的星火,在大江南北熊熊燃烧。坚定党的领导,坚守职责使命,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军队初心不改、信念不灭、壮志不竭。
那面鲜红的军旗,那金色的五角星与“八一”字样,如同宣誓的印章,刻印在中国的大地、历史的天空,也必将刻印在我们向着胜利、向着复兴不断进发的征程。(任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