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那人那事】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海天英雄致力改革强军

2017年05月17日 07: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姜天骄

  飞行员完成飞行后与心爱“战鹰”合影。高宏伟摄

  朝夕相处的战士与战机合影。 高宏伟摄

  人物小传

  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1968年组建于胶东半岛,历经4次调防、6次转隶、9次换装,先后参加收复支援岛礁等战斗,创下海军航空兵史上7个首次。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团聚焦强军目标、紧跟改革进程,围绕能打仗、打胜仗,不断向训练极限发起冲击,率先完成多种型号水雷和导弹实弹射击,锻造成海空前哨一支重要的空中打击力量。

  一切为了打仗

  清晨,一架架携带某新型导弹的“战鹰”呼啸而起奔向茫茫海天,一场近似实战的攻防演练在某海域打响。看到多架“飞豹”战机成功对水面和港岸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团长吴郑军豪情万丈。

  这是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军目标取得的成果。为响应改革强军伟大号召,他们正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我革命开展一次全方位、立体式重塑;以一颗不掺杂质的忠诚之心投身到改革强军的时代大考中。

  锻造能与任何强大对手抗衡、过招、制胜的雷霆“战鹰”,正是这支部队的初心所在。作为海空前哨的重要防御力量,这个团经常要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敌情。一次训练中,地面指挥所突然接到外机抵近我领空侦察的敌情通报。“对手来了,正好练练!”时任塔台指挥员的吴郑军当机立断,命令正在某空域训练的战机前去拦截。接到命令,空中编队飞行员个个热血沸腾,立即拉升高度,按规定有效应对。几个回合较量,我方战机赢得了主动,成功驱离。

  “改革强军就是让我们牢牢牵住战斗力这个牛鼻子。”吴郑军告诉记者,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根本目标,该团实战化训练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那年入冬,一次跨昼夜飞行训练,该团飞行员蒋江涛和后舱领航员赵明月驾驶着战机在某空域实施战术课题训练。在战机爬升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座舱漆黑一片。蒋江涛临危不乱,凭借着对飞机座舱的娴熟记忆,与后舱赵明月密切配合、精准处置,硬是通过“盲”操将飞机安全地“拽”了回来。

  “战鹰”早一秒升空,就多一分胜算。为了进一步提升战斗力,该团机务官兵也朝着精准高效保障的目标进发。

  2016年8月份,转战千里的该团3架战机,按上级命令即将投入某诸机种合同突击演练。

  “挂弹显示不正常……”在其中一架战机即将滑出机库前,突发故障。

  紧急关头,机组并没有慌乱。时任机务大队火控主任李克立带领机务人员,火速判明情况,及时更换故障部件,很快排除故障,使战机得以按时出动。

  一次,一场诸兵种实弹射击演练在某海域拉开战幕。作为此次演练的重要空中突击力量,该团两架战机蓄势待发。

  “属于复杂气象条件,建议取消飞行。”气象部门报告。飞还是不飞?团长、政委带着大家紧张研判。“如果战斗就在今天打响,我们还有选择吗?”指挥员下定决心——飞,大胆地飞!

  复杂气象起飞、低空穿云……两架战机从不同方位梯次俯冲,锁定目标后,导弹双发齐射。顿时,火光冲天,目标被炸开了花。

  不想“位子”只想“担子”

  一支精干高效的部队必将是人员结构更为精简的部队。改革需要放弃陈规、丢掉积习,更意味着牺牲自我,这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官兵的忠诚、信念、勇气和担当。

  在部队调整改革前期,该团少数官兵表露出了种种忧虑和不安。团政治处干事许立天一天要接到10多个咨询电话。“官兵的思想疙瘩不解开,就会心神不宁、自乱阵脚。”这一切,团政委张冠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上的教育没少搞,大道理没少讲,为什么大家不认账?”

  那段时间,张政委寝食难安,一有空,就到各个班排转悠,和官兵促膝谈心。摸清大家的思想脉搏后,他意识到,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是光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必须抓住“关切点”,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他们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军人社会地位提高、打赢信心提升、成长成才机会增加、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变好、政治生态风清气朗等6大军改政策红利,及该团组建以来拥护支持改革的典型事例,着重开展改革获得感专题教育。

  “比思想教育更有力的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的示范和以上率下的引导。”张冠增说,团领导中不乏年龄快要到期、任职年限即将到顶的人,在节骨眼上,他们干劲不松、标准不降、斗志不减,为官兵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发扬传统、保持本色,不管有多大困难,坚决完成任务!”3月下旬,在该团千里转场驻训动员会上,带队领导、团副政委王维新的话字字千钧。换在平时,这席话算不上“慷慨激昂”。但此刻,官兵们却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力度和温度。因为就在几天前,王副政委已被确定为转业对象。团党委正酝酿带队人选之际,王维新主动请战:“我去吧,让我站好最后一班岗!”驻训期间,王维新始终坚守一线,跟班飞行没落一次,值班值勤毫不含糊。在某重大演练任务中,他带领机务人员连续奋战,及时发现排除飞机突发环控系统故障,确保了战机顺利参演。

  “这次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团长和政委。面对个人的进退走留,两位主官都那么淡定,更何况我们?”该团飞行大队长王兵讲述了另一件事:今年春节前夕,该团突然接到转场驻训命令。驻训机场环境陌生,组训、战备压力大,而且当时不少官兵家属都赶来部队过年……任务部署会上,团长吴郑军第一个表态:“我带队飞!”大家都清楚,单位即将面临改革,在这紧要关头,他考虑的不是自己今后的“位子”,而是肩上的“担子”,一门心思扑在练兵备战上,怎能不让人钦佩!

  观念一变海天阔

  改革强军,首先撬动的就是思想。改革不仅仅体现在有形的成果上,更体现在无形的观念上。观念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对于大部分在团里土生土长10多年的班子成员来说,很多规矩、做法、习惯由来已久,改起来并非一日之功。

  为此,他们发动官兵自下而上运用检讨式方法,审视部队建设各方面成败得失,经过系统梳理后升华为理性认识。

  打仗不是一厢情愿!“双拳难敌四手,单打独斗是打不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团党委意见高度一致。为弥补空战中的劣势,该团主动找兄弟部队,开展联合训练,这让官兵们大开眼界。

  解决了“突破难”的难题,他们又向“打得准”发起了冲击。“攻击目标大家都首选导弹,都觉得导弹精度高,但万一没打准怎么办?”团参谋长朱建军总是喜欢钻“牛角尖”,但他说的话却引起团党委高度重视:今天短板不解决,上了战场始终就是一块软肋。

  今年初,团长吴郑军带队赴外地执行某专项战备任务。以往,团里都要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但这一次,团党委决定,安排部分新飞行员随队执行任务。这次任务政治敏感性强,对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稍有差池,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为确保圆满完成战备任务,他们开展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打牢新飞行员的基本功;在实际任务中,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提振新飞行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信心和能力……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很好管控了安全风险,也使这批飞行员成熟了起来。

  尝到甜头后,该团又将这一做法应用到其他任务中,都非常顺利圆满。池副师长事后说,“消极保安全是防不住风险、守不住底线的;越是风险大越是要向改革要安全,这样的安全才能持久”。

  向改革要安全,以安全促改革。至今,该团连续7年未发生飞行安全事故,连续12年未发生严重违纪问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天骄)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