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内在动力外部压力缺一不可

2019年03月07日 10: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企业有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污染防治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效。”

  确实如此,作为污染防治主体,日趋加严的环境法治和标准,是企业治污的外部压力,而内在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治污带来的经济收益,二是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公众的肯定。

  2018年环保税开征后,企业多排污就多缴税,少排污就能享受税收减免,这促使企业主动追求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资,提高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反常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不仅企业如此,政府、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也离不开外部压力的促进、内在动力的催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发展理念的引领转变下,近年来,各地的执政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推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的内在动力。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江苏省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打硬仗的决心、钉钉子的韧劲,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福建省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美丽福建,创造更多生态福利。

  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也在外部压力促进与内在动力催化方面积极探索,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浙江奉化创新设立环保议事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环保议事厅每期设计的议题,都是生态环境部门精心挑选的,以群众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议题件件关乎民生,每期大家都很关注。这一举措,使环保工作不再只强调执法的刚性,而多了一份为企业排忧解难、答疑解惑的柔性。

  生态环境部门铁腕治污的执法刚性,是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驾护航,这是一种外部压力,而环保议事厅等生态环境领域的创新举措,则催生了企业治污的内在动力,生动诠释了“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样离不开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相互助力。保护环境,实现节能减排,需要全民参与。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如,国家倡导的垃圾分类目前在多地实施得并不理想,这说明垃圾分类还缺乏强大的外部压力,也没有激发出群众垃圾分类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乡村游、生态游火热,也证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相互促进。生态好了,乡村美了,农民办起农家乐、采摘节、民俗游,日子富起来了。找准致富路的农民自然也就拥有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记者马新萍)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