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31日通过视频组织举办科技成果评价会称,两个海水稻科技创新项目已培育出一批耐盐、特色优异种质资源,并建立高效的水稻耐盐碱育种技术。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计划10年内推广1亿亩的盐碱地海水稻种植。
这两个受评项目是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农海稻)的“海水稻功能稻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推广项目”和“海水稻高抗性淀粉功能米研发与推广项目”,利用耐盐碱海水稻资源品种,采用常规选育配合籼粳架桥结合盐碱地梯度分离选育方法,培育具有更高耐盐碱性和其他优良抗性的海水稻种质资源,配合盐碱地功能有机肥,生产高铁、高钙、高叶酸的高端海水稻弱碱米和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海水稻功能米,并进行市场化推广。同时,利用海水稻的生态修复功能,改良修复盐碱土壤。
目前,中农海稻已完成海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三方面研发,其中,亩产达400至500公斤,1亩海水稻还可产出近1吨牧草;口感和营养成份均优于普通水稻;完成中国12个重点盐碱地分布省区33个点的适应性试验和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同时,完成20多个海水稻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和区域试验,研发的海水稻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取得系列试验成果,并在中国重点盐碱地区建立30多万亩生产示范基地。
中农海稻及项目技术研发团队透露,项目研发已进入基于海水稻的健康功能主粮以及节水栽培、抗旱栽培为主题的新阶段,预计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10年之内计划推广1亿亩的盐碱地海水稻种植,届时将带动修复改造1000万亩盐碱滩涂地,为国家新增耕地1000万亩;每年为国家增收50亿公斤优质海水稻米,新增50亿公斤稻草,发展成为国家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重点工程项目。
中农海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耐盐碱稻项目产业转化平台企业,其董事长杨记磙表示,海水稻在盐碱地的种植生产基地,是18亿亩基本农田之外开发出的新的粮食生产土地资源,对确保中国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杨记磙说,中农海稻研发的海水稻在中国北方重点盐碱地区,包括新疆喀什中重度盐碱地区、内蒙及东北盐碱冻土区、沿黄盐碱地区的规模化种植推广,具有重要产业价值和社会意义。此外,“海水稻功能稻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推广项目”通过选育海水稻功能稻米新品种,可为后续海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撑。
据了解,海水稻是中国特有的超耐盐碱、高抗逆性的野生稻资源,是一种能在海边滩涂、内陆盐碱地生长的具备特异种质资源优势的水稻,它并非指生长要依托海水灌溉,而是由于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有极强的耐盐碱抗性,在内陆重度盐碱地亦可播种生长,故被俗称为海水稻,也被誉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第二次革命”。
(责任编辑: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