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1月8日讯(记者刘慧)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获悉:2015年全国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总量超过800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托市收购粮食5年累计8400多亿斤、油菜籽1500多万吨,通过价格托底、优质优价、整晒提等、产后减损等措施,带动农民增收约2500亿元,有效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面对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收储矛盾十分突出的新形势,特别是2015年在粮价下行压力加大、主产区仓容缺口巨大、政策调整影响较大的条件下,各级粮食部门和相关央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适时启动政策性收储,着力强化市场监管,切实规范收购秩序,粮食收购工作平稳有序,有效防止了农民“卖粮难”。
据了解,2015年粮食跨省流通量达到3400亿斤,比“十一五”末增加400多亿斤,产销合作进一步深化。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和军供服务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末应急加工供应网点达4.5万个,灾区群众和救灾部队粮食供应得到可靠保障。中央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科学核定地方粮食储备规模,2015年末已如期到位87%,区域市场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市场供应充足,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维护了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
近年来我国粮食收储能力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近3年中央财政投资248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配套投资近800亿元,建设现代化仓容1388亿斤,维修改造“危仓老库”2460亿斤,粮食收储能力比“十一五”末增长32%。加大“北粮南运”主通道和西南、西北流入通道建设,配套建成一批粮食物流和加工园区。积极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五年建设规划,累计配置储粮装具1000万套,每年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25亿斤以上。
(责任编辑: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