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农发行为秋季粮棉收购准备1800亿 将确保"钱等粮"

2018年10月12日 0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秋粮收购工作正陆续展开,记者11日从北京举行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为秋季粮棉收购准备资金1800亿元(人民币,下同),将确保做到“钱等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直属国务院领导,是中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筹集支农资金,支持“三农”事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支撑作用。

  农发行副行长孙兰生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前三季度,该行累计发放贷款11305亿元,9月末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7.61%,资金全部投入粮棉收购、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扶贫贷款额度居国内金融机构第一。

  此外,9月末农发行不良贷款率为0.83%,资产质量处于同业中较好水平;实现拨备前利润482亿元,经营效益保持稳定。

  谈及当前中国的秋粮收购形势,农发行办公室主任张宝江表示,玉米和中晚稻产量基本稳定,大豆有望增产。针对当前比较复杂的市场形势,农发行已预先做好精心准备和深入研究,为秋季粮食、棉花分别准备收购资金1300亿元和500亿元,其中针对棉花已投放资金140多亿元。

  张宝江介绍说,农发行将坚决支持政策性收购,防止出现区域性卖粮难问题,同时积极支持市场化收购,顺应粮棉收储市场化改革趋势,积极支持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收购。

  与此同时,农发行还将实施差异化管理,对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粮棉主产区和非主产区、新疆和内地不同类型的收储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有效防控风险。(记者 王恩博)

(责任编辑:施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