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农业农村新蓝海 时代召唤新农人

2020年11月23日 07: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 宁迪

  “以前青年到农村去叫‘下乡’,现在是希望大家‘入乡’。”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从这一说法的变化上,体会到中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到来。

  今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纲挈领地明确了下一阶段乡村振兴的任务。广袤乡村正逐渐成为新的蓝海。

  农业农村广阔蓝海 舞台交给新农人

  透过这份《建议》,李国祥看到了年轻人发展的广阔空间。

  《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他认为,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哪一项离得开年轻人呢?

  博士周忠诚有很深的黑土地情结,在海外读书时就定下了“回村发展、打造智慧农业”的目标。由此,回国后他成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同江市少有的海归创业博士。他和哈工大科研人员组建团队,用了两年时间进行调研,结合自动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了一个通过数据分析机器自动施肥浇灌的智能培育系统,让地里的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农作物。

  2018年,5座采用这种技术的智能温室大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同江市乐业镇建成。8米高的大棚里种了6层草莓,是当地市场上的香饽饽。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建议》里的这句话,在周忠诚看来,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让很多年轻人知晓了未来的导向,也会确定自己的方向”。接下来吸引人才、振兴乡村的政策会进一步出台,更多年轻人将为乡村这片“新蓝海”,注入振兴“新动力”。

  《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并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看来,这其实是明确了乡村定位——除了生产功能以外,还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广阔更美好空间的载体。

  《建议》第25-28条从4个方面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的方针和做法。左停总结,这分别从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乡村建设、农村改革和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四方面进行了规划,每个方面都与青年息息相关。

  “我们的农业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我们以吃饱饭为主,而今后对农业和农村的期望和需求将有根本性变化。”左停说,这样的需求,完全依靠传统农民很难承担。具有更强可塑性和创新意识的“新农人”,呼唤着年轻人承担重任。

  80后夏娟就是这样一位“新农人”。几年前,她放弃了西安高薪的工作,回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创办了宁夏夏鑫源农牧专业合作社。她种过西瓜、葡萄、樱桃,前后带动移民村200余人就业。

  如今她成为银川市的一名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肩负起更多责任。

  更多“夏娟”要共同扛起这个重任,中国的广袤乡村大地,也为有志在农村干事创业的青年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周忠诚相信,“十四五”的5年里,大家会对“农民”有一个新的认识。

  从下乡到入乡 乡村会令更多人向往

  从下乡到入乡,反映出的是人们心目中农村地位的变化,也反映出乡村振兴不仅要年轻人下得去,还要留得住才行。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刘沈厅总是被朋友开玩笑地称为“厅长”,但毕业后,他却一头扎回农村,做了一名职业农民。今年32岁的他,回眉山市李山村开办沈厅家庭农场已有4年。

  在他看来,整个乡村振兴之路,就像果园经营一样,需要有技术的团队去选种、测土、施肥和管理。

  “对一个果园来说,选种是第一步,乡村振兴同样如此。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适合乡村振兴的新经营主体,每一个家庭农场就像果园里面的一棵树,只有充分激发新经营主体的潜力,才能助推乡村振兴。”

  刘沈厅说,家乡眉山市彭山区试点三权分置、两权抵押和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土壤,是吸引自己返乡创业、扎根农村的必要条件。

  刘沈厅说,有了优质的土壤,政府的支持像氮一样让它茁壮成长,果农的汗水像磷一样帮它开花结果,客商像钾一样让果实更香甜。而人才,则像当中的微量元素,虽然少,但却是产量和质量的保障。”

  刘沈厅认为,四大元素合理搭配,协同作用,才能让家庭农场这个“果”茁壮成长。

  《建议》提出,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在左停看来,这些规划能很大程度降低年轻人返乡创业的顾虑。“例如年轻人返乡创业,预期一年收入一二十万元,但这就要有一两百亩土地去经营。如果只有一二十亩土地,这就很难成为他唯一的事业。”左停说。因此,乡村振兴,解决土地问题是个关键。

  新疆思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铭强明显感受到,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关注农业产业,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其中有不少是返乡创业者,他们是乡村建设的新兴力量。

  夏娟创办的宁夏夏鑫源农牧专业合作社承担了银川市科技引导项目“加拿大桑根草沙漠盐碱地种植试验示范及推广”,结合贺兰县欣荣移民安置区的特点,引进抗旱力、抗盐碱力较强的加拿大桑根草。

  目前,在银川市892名科技特派员中,像夏娟一样的年轻科技特派员已有25名。

  “80后年轻人更懂技术,更具有创新创业的愿望,我们期待更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能够参与到科技特派员队伍,扎根农村,带动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银川市科技局农业科主任科员康吉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两亿年轻人中,大概有一两千万人对农业农村有兴趣,就足够了。”左停说,青年去外面闯荡,获得重要的体验和经验,会拥有更高的目标和胆略。

  朱铭强相信,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心爱农业的人。经过5年、10年、15年的历练,现在的青年会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干出一番事业。

  “新农人不一定是农家子弟。”左停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非农和农民可以越来越顺畅地进入或离开行业。未来,成为新农人,将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主动的选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农业农村新蓝海 时代召唤新农人

2020-11-23 07: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