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产业园

2010年10月22日 13:45   来源:人民网   陈光林
    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的朝阳产业,以其低碳经济的属性,在调整结构、保增长、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省的文化产业,经过5年的发展,在创造了举国瞩目的“安徽现象”的同时,也催生了各地的盲目跟风、追赶时髦、低水平建设文化产业园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几乎每地都有建园的要求或经历或方案。其中有的市已建或在建的所谓的“文化产业园区”多达5个以上。目前,我国一线城市如北京,只有10大文化产业园,上海不足10个。我们区区一个地级市搞这么多个产业园,到底能够整合多少文化资源,形成多大的产业规模,创造多少经济效益,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文化强省战略”,一方面强调了文化在安徽的崛起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对我省文化事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标准、高档次的文化产业园区来支撑。因此,我省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坚持走高标准的建设之路。

    一、内容为王 准确定位

    文化产业首先是经济范畴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决不等同于文化的产业化,只能产生社会效益,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不是文化产业,而是文化事业。在这里,我着重要谈的是文化产业,是能够生产和销售与人们精神消费商品相关的产业,也就是说它既是精神消费商品,同时又能集中生产和销售。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各地的文化资源与特点,找准发展方向,准确定位,不能把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等同于文化资源看待。

    文化产业包涵的内容很多,如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动漫、网络、出版、印刷、传媒、广告、会展、娱乐、演艺、艺术品设计制作、图片和摄影、经纪代理、观赏体育、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等,各地一定要聘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确定园区的内容定位,这是园区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定位后要选择那些可集聚、可创新、产业链条长,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项目实施组合,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更要避免泡沫化、低水平建设或破坏当地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变相房地产开发行为。

    二、重在创意 起点要高

    有了内容定位以后,接下来的就是创意了,因为“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手段,文化产业如果没有创意,肯定是做不成功的,所以说,“文化产业”也是“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加上文化资源就是文化产业运作成功的根本保证,只有资源或一般的创意规划不行,必须要有最好的或“极点”的创意方案,这些工作都要由专业创意团队来完成。从战略角度来讲,我们不仅要寻求创意人才,更要注意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园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要在创意阶段舍得投资,福特汽车“蒙迪欧”销售十分火爆,殊不知它仅在创意设计方面就投入60亿美元;美国迪斯尼从动漫电视产品,创意到主题乐园,再到乐园中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产品,甚至是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等都是成功创意的典范。

    三、调动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据统计,我省现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多家,其中民营和非公企业就达到了17家,可以说,民间和社会资本在全省文化园区建设中占据半壁江山。必须指出,我省文化产业当前的发展因缺少雄厚资金而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据西安曲江首批国级家园区发展的经历来看,实现“产业集聚”之后的重要一步是完成“资本积累”,再谋划园区发展,直到跨区域发展。就我省现有产业园区来说,资本积累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成,甚至有的是只投入、无产出,有名无实。这种情况必须引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出台相关政策,在争取银行资金的同时,千方百计调动民营和社会资本参与我省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四、坚持高标准、高门槛准入

    在我国的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基本上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文化产业园形态;艺术家自发形成的,如北京“798”型;文化商人牵头下形成的,如深圳“大芬材”型和以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北京“中关村”型。前二者都有各自特色优势和运营模式,但也都存在着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都在一定意义上缺乏后劲,唯有“中关村”型较为成功且效益巨大,示范意义也大。因此,根据我省的现有文化资源分布,建议建设5个(如合肥、芜湖、铜陵、宿州、阜阳),由省政府主导的高标准、高档次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一是为了确保我省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二是对现有产业或待建园区起示范作用,从而确保我省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达到高标准、高档资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把握住园区建设的准入关,这项工作须由省市政府部门来作,最好由省政府或主管部门把关,务必做到:不符合条件的,不准建设,已建设的不予验收审批,对已运营的园区进行一次全面的核查,达不到要求的可通过整顿或重组注入活力。

    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成功的文化产业对当地相关产业拉动作用的效果系数为1:5,如果我省的文化资源,通过产业发展链条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就可以为我省的加快崛起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实现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省政协委员、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陈光林)

(责任编辑:王婉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