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年前,最初接触世博会的中国人将之称为"炫奇会",各种闻所未闻的科技发明极大地震撼了刚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国人。时至今日,展示科技创新仍然是世博会的宗旨之一,对人类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的发扬使世博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正在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同样是全世界精彩创意的聚集地,虽然世博已近尾声,但世博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意种子,足以让人受益终生。
民间印象:体验、震撼、憧憬 上海世博会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多媒体影像技术的运用,平面、环状、球形、穹顶、3D、4D……各种视听方式大放异彩,令参观者感受到奇妙的视觉新体验。
从最受瞩目的中国馆"活"的《清明上河图》、最震撼人心的沙特馆"环形巨幕"到最富未来感的上汽通用馆影片《2030,行!》、效果最逼真的石油馆4D影片《石油梦想》,都把"看"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三次参观世博园的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冯宪,将世博园丰富多彩的视觉内容和各种接受方式归纳为:坐着看、站着看、靠着看、围着看、走着看、戴着眼镜看、换着姿势看,而宁波滕头案例馆躺在深绿色地毯上看电影的感觉,让这位工程师感到最奇特,似乎回到了童年时代。
可以说,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展示科技和社会发展成果,是本届世博会最大的"亮点"。同时,各国创新和创意成果都指向未来,展示了未来的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
在城市未来馆,哥伦比亚大学克劳斯·莱克纳博士提出的"合成树"概念项目,可以比真正的树木快1000倍的速度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远大馆展示的家庭新风系统,将空气3次过滤,去除95%-99%的污染物。
"未来我们的空气将更加清新。"来自台湾台中市的吴立容小姐借助公司休年假的机会来看世博会。在吴立容眼中,这里展示未来令人向往的生活,传达了很多有用的资讯。
世博会全球创意瑰宝展示的舞台 一直以来,世博会都是全世界创意家展示其精彩创意的舞台。世界创意之都英国在本次世博会展示的"种子圣殿",几乎让所有的游客为之折服。
"种子圣殿"由英国设计师之一托马斯·希斯维克设计,他的灵感来自《侏罗纪公园》里那颗包裹着蚊子的琥珀。于是,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长长的末端包含着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从中心建筑向外伸展,像绽放的蒲公英,更显示了生命的孕育和萌动……
此外,上海世博会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创意产业的进步和发展。被游客誉为中国馆"镇馆之宝"的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就是由中国企业水晶石公司制作完成的。经过高科技处理后,《清明上河图》里的人和动物都像被吹了"仙气"般"复活"了。
事实上,创意已经渗透上海世博会的里里外外:中国馆的"斗拱"造型,寓意天下粮仓;沙特馆的外形象征着阿拉伯神话中的"月亮船";名为"2049"的万科馆看起来更像是7个金黄色的巨大麦垛;城市未来馆更是让昔日上海南市发电厂的老烟囱变身为世博园内目前最高标志物"温度计"……
"世博会若失去创意就将失去意义,正是人类创新不断地涌现,才让世博会一届一届办下去。"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认为,对于产业结构改变中的中国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更是不容小觑。
创意产业促使经济转型 包罗万象的上海世博会近在眼前,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取到"真经"。上海世博会展示的全球创意智慧将为中国未来的城市规划发展、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英国曾经是老牌制造业大国,也是最早提出创意经济理论的国家。正是借助着生机勃勃的创意产业,英国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后,顺利地调整了国内产业,帮助制造业企业加速完成经济转型。
在国际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重要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挥着对其他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创意企业的精彩展示也显示了中国创意产业的崛起。
今年1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视察"8号桥"创意产业园时指出:"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要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打造成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创意产业有了相当的规模,2009年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14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7.7%以上,从业人员95万人,正在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英国发展创意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路径让上海意识到,加快以设计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发展,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为此,上海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做大做强一批业内领先的创意设计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大师,拥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线品牌,引领中国创意设计潮流,使上海真正成为创意城市和设计之都。
(责任编辑:王婉莹)